督军使者
官名。三国吴置。统兵出征,亦负有督察将帅之责。羊衙自太子中庶子迁此。
官名,有时也简称“使者“,三国吴置,掌领兵出征,兼掌监督将帅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(赤乌)二年春三月,遣使者羊衜、郑胄、将军孙怡之辽东,击魏守将张持、高虑等。”
官名。三国吴置。统兵出征,亦负有督察将帅之责。羊衙自太子中庶子迁此。
官名,有时也简称“使者“,三国吴置,掌领兵出征,兼掌监督将帅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吴主传》:“(赤乌)二年春三月,遣使者羊衜、郑胄、将军孙怡之辽东,击魏守将张持、高虑等。”
参见“太子骑官备身五职”。
官名。《书抄》六九引干宝《司徒仪》说:“中兵参军掌督帐内牙门将及军器,给其事。”《金石萃编》一南朝《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阴》记宁州龙骧府及镇蛮府各有中兵参军一人。北魏亦置,《魏书·高崇传》记高崇之孙儒,
官署名。宋朝养马机构。宋初有左右飞龙院,太宗太平兴国五年(980)置天驷监。雍熙二年(985),改骐骥院。初设骐骥使、副使为正、副长官,后改设监官,为堂除差遣。真宗咸平三年(1000),令隶群牧司。神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六品上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。
见“怯薛”。
官名,东汉黄门令的属官有从丞,由宦者担任,皇上出入时跟随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黄门令》。
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八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见。
年俸八百石粮谷的行政长官的统称。战国秦置。《商君书·境内》:“八百之令,短兵八十。”一般指县令、长。
官场用语。清朝为道台谒见督抚时的自称。
科举制度。明天启元年(1621)始置。因明末宗室极多,国家无力承担,遂改原宗室不任官之制,准宗室赴科举考试,中者授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