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相典舆

相典舆
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丞相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舆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县司马

    官名。春秋时县的属官,掌武事。

  • 虎牙将军

    官名。汉朝为将军名号,不常置。三国魏、吴亦置。魏位列九卿上。十六国汉及北朝皆置,为杂号将军之一,地位较低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为八品下,二十三年改从八品,北齐因之。北周一命。高昌国置为杂

  • 威越校尉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 (196—220) 初孙权置。董袭自扬武都尉迁北,领兵数千。见《三国志·董袭传》。官名,三国吴置,掌领兵征伐,位低于将军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董袭传》:“鄱阳贼彭虎等众数万人,袭与凌统

  • 上林苑监

    官署名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议开上林苑,太祖朱元璋因其有妨民业而止。永乐五年(1407)始设于北京,为正五品衙门。置左、右监正各一人,左、右监副各一人,左、右监丞各一人。下设良牧,蕃育、嘉蔬、林

  • 大官署库

    官库名。清置,见“大官署署正、署丞”。

  • 太子通事舍人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东宫官属,多以他官兼任,员二人,位一班。亦称东宫通事舍人。陈沿置,九品,不言秩。隋朝置于典书坊,员八人,正七品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为宣令舍人。唐初复旧,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隶

  • 衔牌

    表示官员职衔之牌。木质朱漆。为官者均以金字书官衔于其上。平时置于门前,出行及举行礼节时拿作前导,以示荣耀。

  • 休职

    北洋政府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。依照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一月九日北洋政府公布的《文官保障法草案》的规定, 文官非得其同意, 不得转任同等以下职位。有下列情形之一者,得令其休职:一、依惩戒法的规定交

  • 中和乐处

    宫廷音乐承应机构。清置,属内务府掌仪司。掌奏乐事务。设副首领太监二人,太监八十人;辖有斛斗人一百人,从三旗佐领、管领下闲散人中挑选充任,以承应乐技。

  • 太医院右院判

    官名。清朝太医院之副长官。详“太医院院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