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班直

班直

宋朝军队编制名合称。即诸班、诸直。诸班有: 殿前指挥使、内殿直、散员、散指挥、散都头、散祗候、金枪班、东西班、招箭班、散直、钧容直等。诸直有: 御龙直、御龙骨朵子直、御龙弓箭直、御龙弩直等。皆属殿前司。通常选武艺绝伦者充当,为皇帝亲近扈从。或为仪仗队、乐队。


皇帝近卫扈从禁军。五代始置。后唐时有从马直、散员、前直、左右殿直诸名。后晋有西班、内殿直诸名,后周有散员、散指挥使、散都头、内殿直、散祗侯、东西班承旨、大剑直等,统属于殿前司。宋沿后周之制于殿前置诸班直,从禁军中挑选最骁勇者充任,掌宿卫、仪仗、乐队等职守,危急时也参加战斗。其名目繁多,据王曾瑜《宋朝兵制初探》中的统计,属于马军的班直有:殿前指挥使左右二班,内殿直左右四班,川班内殿直(开宝时撤销),散员左右四班,散指挥左右四班,散都头左右二班,散祗候左右二班(仁宗时置),内直左右二班(太宗时改名金枪班),东西班承旨,散直左右四班,钧容直二班(皇帝的乐队),看班外殿直(神宗时撤销),内员僚直(开宝时撤销,太宗时复置,天禧时并入外殿直),茶酒新、旧班(北宋时隶东西班,南宋时单独设置),招箭班(仁宗景祐时隶东西班),属于步军的有御龙诸直,分为簇御马直(分左右二直, 太平兴国时改名簇御龙直),御龙骨朵子直(分左右二直,太平兴国时改名御龙散手直,后又改称御龙骨朵子直),御龙弓箭直(分五直),御龙弩直(分五直)。殿前司马军诸班直的统兵官有都虞候、指挥使、都知、副都知和押班;步军诸班直的统兵官有四直都虞候,每直有都虞候、指挥使、副指挥使、都头、副都头、十将、将虞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瞻人郎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
  • 洭浦官

    官署名。据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海郡中宿县置,当为职掌陂湖水利的机构。官名,汉朝南海郡中宿县有此官,掌水利之事。《汉书·地理志下·南海郡》:“博罗、中宿有洭浦官。”

  • 行太常

    代行太常之职。太常,掌宗庙礼仪。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建初七年,车驾西巡狩,以彪行太常从。”参看“太常”条。

  • 对月领凭

    见“领凭”。

  • 留营司马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刘备置,以赵云为之,统领留守荆州军营事务。官名,三国刘备置,掌荆州留营事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张马黄赵传》:“先主入蜀,云留荆州。”注:“云别传曰:先主入益州,云领

  • 宣慰司

    即“宣慰使司”。官署名。元置,掌军之务,分道以总郡县,行省有政令则宣布于下,郡县有请则上报省。边境有军事,则兼都元帅府,其次则只为元帅府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七·宣慰司》。

  • 南院统军都监

    官名,辽朝置,为南院都统军司官员,掌监督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一》,参看“南院都统军司”条。官名。辽置,见“南院都统军司”。

  • 令丞案

    官署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吏部考功司置,掌有关令、丞考功之事。

  • 告身

    授官之符。《北齐书·傅伏传》: “周克并州,遣韦孝宽与其子世宽来招伏”,“授上大将军、武乡郡开国公,即给告身”。《新唐书·选举志下》:唐朝授官“皆给以符,谓之‘告身’”。中唐府库无蓄积,朝廷专以官爵赏

  • 使院牙职

    宋朝州府使院牙校职员总称。宋初,京城开封府及诸州府皆设使院,掌衙前具体事务。其牙职有孔目官、勾押官、左右都押衙、左右押衙、左右知客押衙、都孔目官、教练使、衙内指挥使、子城使、都知兵马使、守阙都教练使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