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殿前都指挥使

殿前都指挥使

官名。五代后周太祖广顺二年(952)置,总领殿前诸班。宋初沿置,位在殿前都点检之下,废殿前都点检后,遂为殿前司长官。掌殿前诸班、诸直及步骑诸指挥之名籍,凡统制训练、番卫、戍守、迁补、赏罚,皆总其政令。徽宗政和四年 (1114),始定其品序,位在节度使之上,从二品。南宋时,闲虚其位,而以主管殿前司一员任其事。


官名。宋设此官,为殿前司长官。其副为副都指挥使。掌管殿前诸班值及步骑诸指挥的名籍,凡统制、训练、戍守、迁补、赏罚等政令,皆总之;入则侍卫宫殿,出则护从车驾。见《宋史·职官六·殿前司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川粤汉筹备处

    清末邮传部直辖机构。光绪三十四年(公元1908年)设置,筹办川粤汉铁路事务。设提调、帮提调等官。处内分设总务、交涉、部文、湖北川粤汉、湖南粤汉、广东粤汉等六股。

  • 中书门下平章事

    官名。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前置,为宰相。参见“宰相”。

  • 代办

    外交官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)三月二日公布的《外交官领事官官制》中规定,全权大使或公使兼驻国使馆所设参赞,得由外交部派充代办使事官,简称代办。国民党政府时期沿置,由外交部长派驻他国,为

  • 督工科

    海关工务部的一科。见“工务部”。

  • 统府直兵

    北齐州军府的侍卫队长。见“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
  • 兵科左给事中

    官名。明清兵科之副长官。佐都给事中掌科事。明洪武二十四年 (1391) 设左、右各一人,秩从八品。永乐中 (1403—1424) 改为从七品。清顺治十八年 (1661) 设左、右满、汉各一人。康熙四年

  • 辽阳等处金银铁冶都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四品,隶中政院。掌金银铁冶课赋,收入尽归中宫。设都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官署名。元置,属中政院,秩正四品,掌办金银��铁等课,分纳中书省及中政院,

  • 一齐下喇哈番

    即“伊齐辖喇哈番”。官名,这是满语的音译,也译作“一齐虾喇哈番”和“伊齐辖喇哈番”,汉名为“郎中”。战国时秦、赵都置此官,为近侍之臣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·建信君贵于赵》:“(魏牟)曰:王有此尺帛,何不令

  • 太和山提点

    道官。明朝置,一人,掌太和山(即今湖北、陕西两省边境的武当山)道教事务,由道士担任。

  • 马帅

    见“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