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巡按御史”之简称。官名。唐玄宗天宝五年,命礼部尚书席豫等,分道巡按天下风俗及黜陟官吏。巡按之名自此始。明代遣监察御史分赴各省巡察,考核吏治,称为巡按,或巡按御史。永乐后成为定制,一省为一道,分道出巡
官名。北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)置,以选人充任,为太医局次官。
宋制,于诸路设监司,除提点刑狱司专掌司法事务之外,还有安抚使、转运使和各种提举使,都是兼理司法的长官。各州、府的狱讼案件,照例要按期申报各监司。这许多监司衙门,都是各州县的监督机关,对于疑案随时可以举
官名。即鸿胪卿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鸿胪卿。
宋朝宫观官名。神宗元丰八年(1085),以资政殿大学士兼侍读吕公著为之。后援例置官。参见“宫观官”。
官名。北齐于太子家令寺置内坊令及丞,掌知閤内诸事。参见“太子典内”。
吏名。南朝梁郡、县置。员数视郡、县等级而定。
官署名。宋朝刑部所属机构,掌颁降条法、赦文,由刑部郎官领之。
官名。元置,秩正五品,员额二人,掌理太常礼仪院内部事务。
官名。北周末始置于大丞相府,掌导礼仪。北周末,杨坚为左大丞相、大丞相、相国,任相府礼曹参军者,见王仲荦《北周六典·大丞相第六》所引《隋故使持节仪同大将军昌国惠公墓志铭》:“公讳奉叔,第二子恢,利州总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