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散骑侍郎

散骑侍郎

官名,三国魏吴皆置,属散骑省,员额四人,五品。掌侍从左右,顾问应对、规劝得失;与散骑常侍等共平尚书奏事。西晋置,东晋罢。南朝复置,属集书省,掌文学侍从,收纳章奏,劝谏纠劾。北朝也置,且兼修国史。隋初属门下省,掌值班陪从;炀帝废。唐初复置,为加官,后改为文散官。参看“散骑省”、“门下省”、“散骑常侍”条。


官名。三国时魏始置,员额四人,六百名,秩第五品,与侍中、黄门侍郎共平尚书奏事。蜀无,吴所置同。晋代扩大员额,有散骑侍郎,秩五品;又有通直散骑侍郎、员外散骑侍郎,品秩均未详,南北朝时属集书省(唯宋不置)。隋代复属门下省,炀帝时罢,此后不设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正言

    参见“正言”。官名。宋太宗端拱初改门下省左拾遗为左正言。见“正言”。

  • 按摩师

    官名。唐朝殿中省尚药局、太常寺太医署各置四员,均流外三品,掌教按摩导引之法。流外官名。唐代于殿中省尚药局与太常寺太医署各置按摩师四人,掌导引之法以治病,损伤折跌者正之,以按摩博士所教按摩生经过考试任用

  • 次相

    官名。①少师、少傅、少保的别称,以其位居宰辅之次,为次相之任。②御史大夫的别称。1、指御史大夫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御史大夫,秦官,位上卿,银印青绶,掌副丞相。”副相,即次相。《称谓录·都御史古

  • 羽林幢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高湖传》: “(高睹儿)美容貌,膂力过人,尤善弓马。显祖时,羽林幢将。”

  • 亲府

    军府名。即亲卫之府。参见“亲卫”。①隋朝左右卫置,下领开府府(骠骑府)、仪同府(车骑府),是为内府。唐朝左右卫所置五府之一,每府中郎将一员、左右郎将各一员、兵曹参军事一员、校尉五员,每校尉有旅帅二员,

  • 外大夫

    春秋时期本国称别国的大夫。《公羊传·定公四年》:“刘卷者何? 天子之大夫也。外大夫不卒,此何以卒? 我主之也。”

  • 十三布政使司

    政区名。明初沿元制采用“行中书省”之制。太祖丙申年(公元1356年)克金陵、七月置江南行中书省,治所在应天府。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八月建南京、罢行中书省、其所属应天等十四府、徐州等四州直隶中书省

  • 郊社局

    官署名。唐朝于两京置。宋朝东京亦置,掌四郊坛壝之事,隶太常寺。仁宗嘉祐元年(1056),置郊社局令一员。官署名。隋唐有郊社署,属太常寺。宋嘉祐元年(公元1056年)于太常寺置郊社局,以郊社令为主官。掌

  • 辽阳等处金银铁冶都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四品,隶中政院。掌金银铁冶课赋,收入尽归中宫。设都提举、同提举、副提举各一员。官署名。元置,属中政院,秩正四品,掌办金银��铁等课,分纳中书省及中政院,

  • ①官制用语。官吏调任曰转。指转任与原品秩相同的其他官职,或同职而仅调换任所,并无升级或降职之意。汉朝尚右黜左,故官吏降职亦称左转。唐朝为改官形式之一,多由品同职重官转为品同(或稍低)职轻之官。宋朝官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