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点万寿观
宋朝宫观官名。仁宗庆历八年(1048)置,以武臣观察使充任。
宋朝宫观官名。仁宗庆历八年(1048)置,以武臣观察使充任。
官署名。北魏置。设于京师,多由其它内官典其事。《魏书·苟颓传》:“(苟颓)迁奏事中散,典凉州作曹。迁内行令。”一说属西部尚书。
官名。东汉置之,属大长秋,员一人,秩千石,以宦者任之,掌管皇后车马。官名,西汉时称中宫太仆,以宦者充任,属大长秋。东汉去“太”字,减俸为千石,掌驭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和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后藏,属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不定,亦无一定职务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官名。见“左右虎贲率上士”。
官名。西汉武帝置,持节统领羌族事务。东汉初罢。建武九年(后33),复以牛邯为护羌校尉。后或省或置。章帝以后遂为常制。秩比二千石,有长史、司马二人,多以边郡太守、都尉转任。除监护内附羌人各部落外,亦常将
①官署名。隋朝陇右牧总监所统诸牧之一,置监、副监、丞,统诸羊牧。②官名。隋朝陇右牧总监所统盐州牧长官,视从七品。
武官名。湘军在统领之下的临时统兵官。见“湘军”。
官名。即理匦使,唐肃宗至德元载(756)改,代宗大历(766—799)中复置理匦使。
官场用语。即对官员的称呼超过实际官衔。宋朝初年,殿直、承旨差出者称司徒,京朝官不分品秩高下一例呼为郎中。太宗淳化元年(990),规定台省官只许呼本官,太常博士以下并京官至大理评事不得呼郎中,诸司使、诸
官名,为令之副长官,佐令掌乘舆及厩中诸马。参看“未央厩令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