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总理事务处

总理事务处

官署名。清朝乾隆(1736—1795)初取代军机处的一个政务机构。雍正十三年(1735)十月,高宗即位,裁“办理军机处”设。原办军机事务之大臣除任总理事务王大臣者,余均命回本任。乾隆二年(1737)十一月,恢复军机处,遂裁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常少卿

    官名。北魏始置,为太常副贰,位在丞上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为三品上,二十三年改四品上。北齐置为太常寺次官,员一人,四品上,位列诸寺少卿之首。隋初因之,炀帝增为员二人,从四品。唐、五代沿置,

  • 司舆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驾部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驾部员外郎。

  • 观政进士

    对录为进士而未直接任官者的称呼。明洪武十八年(1385)始定,给以禄米,于诸司观政,使其谙练政体,然后擢任之。除入翰林院称庶吉士外,六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、通政司诸署仍称进士。三年后即选京职。

  • 札兰章京

    即“甲喇章京”。

  • 宫内大监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后宫女职,典宫内事。位视二品,但亦有例外。《魏宫内大监刘阿素墓志铭》:“为宠其劳,赐宫品第一。” (赵万里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》图版二九)。

  • 官名。殷朝始置。西周沿置。主田猎及领兵征伐。《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》第二八一片: “戊子卜, 宾, 贞犬��族裒田。《员鼎铭》: “王兽(狩)于昏献,王命员执犬

  • 县兼理司法行政长官

    自战国实行郡县制度起,县的行政长官自来都兼理司法,一县钱粮的收入和审案的好坏,是衡量一个县行政长官的政绩的主要标志。战国时西门豹为邺令,根治了为河伯娶妇的陋习,就是巧妙地行使了县令的审判权。自汉至南北

  • 山师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职方中大夫山师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三都大官

    北魏“中都坐大官”、“内都坐大官”、“外都坐大官”的合称。详见各条。

  • 民政部参议厅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民政部所属机构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设。掌一部谋议之事,议定本部法令章程。置左、右参议各一人,参事二人。设则例局、统计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