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忠武将军

忠武将军

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置,为诸名号将军中地位较高者,属武职二十四班第十九班,仅次于重号将军。陈四品,秩中二千石,如加大为忠武大将军,则进一阶。唐高祖武德七年(624)置为正四品上武散官,宋初因之。神宗元丰五年(1082)罢武散官,唯蕃兵蕃官仍带。


官名。唐代武散官正四品上,称忠武将军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兵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院宣徽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宣徽南院长官。亦称“宣徽南院使”。官名,辽朝置,为宣徽南院长官,掌南院御前袛应(供奉)之事。南院宣徽使,视如汉官之工部尚书。其佐官有南院宣徽副使、知南院宣徽事、同知南院宣徽事。见

  • 正监督

    参见“监督”。

  • 护蛮中郎将

    官名。晋设此官,掌护南蛮,或领刺史,或持节为之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

  • 城监

    官名。南朝梁于石头城、琅邪城设,武帝天监七年 (508) 定为流外三品蕴位。

  • 导淮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直隶于国民政府。依照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一月三十一日公布的《导淮委员会组织法》规定,其任务为掌理导治淮河一切事务。由国民政府特派委员长、副委员长各一人,委员若干人,并就

  • 谋主

    官名,东汉末年孙策置,掌顾问应对、参谋军事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:“(以)彭城张昭、广陵张紘、秦松、陈端等为谋主。”谋主即谋士。

  • 大司戚

    见“大司族”。

  • 书写

    ①吏名。金朝始设,为国史院属吏。又称史馆从事。掌抄写、誊清案牍之事。充任者须经严格考试。海陵王正隆元年(1156)定制,女真书写要具备将契丹字译成女真字的能力,契丹书写要谙于契丹大小字,并具备把汉字书

  • 洛阳令丞

    官名。(1)东汉、三国魏、西晋、北魏、后唐均以洛阳为京县,置令及丞,掌本县政务。(2) 隋唐以洛阳为陪都,洛阳令丞治所在陪都城内,为赤县令丞之一,参见“赤县令”。

  • 小司车辂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司车辂司次官,佐司车辂下大夫掌管自皇帝以下至士所用车辂的规格。正三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官名。见“司车辂下大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