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忠义都尉

忠义都尉

官名。三国魏置。高贵乡公甘露二年(257),因玄菟郡高显县民王简负担被反叛吏民所杀的县长郑熙之丧至州,特下诏拜简为之。见《三国志·三少帝纪》。


官名,三国魏置,领郡兵,主治安、除奸猾,防盗贼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·高贵乡公髦》:“(甘露二年)夏四月癸卯,诏曰:玄免郡高显县吏民反叛,(县)长郑熙为贼所杀。民王简负担熙丧,晨夜星行,远致本州,忠节可嘉。其特拜简为忠义都尉,以旌殊行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谋主

    官名,东汉末年孙策置,掌顾问应对、参谋军事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:“(以)彭城张昭、广陵张紘、秦松、陈端等为谋主。”谋主即谋士。

  • 中藏

    宫中库藏之泛称。《后汉书·盖勋传》:“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”。李贤注: “中藏谓内藏也”。宫内库藏。《后汉书·盖勋传》:“帝又谓勋曰:吾已陈师于平乐观,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,何如?”注:“中藏谓内藏也。”

  • 赐几杖不朝

    君主给予臣下的荣誉待遇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记元朔二年(公元前127年)“赐淮南王、菑川王几杖,毋朝。”颜师古注: “安、志皆武帝诸父列也。”

  • 他齐哈哈番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博士”。清朝太常寺、国子监和钦天监都设有博士,人数、品级、职掌各不相同。

  • 特察使

    接受特别使命巡察地方的官员。汉代除以司隶校尉与刺史经常监察地方之外,还有临时特察之制。特使职权由诏令规定,有时是普遍巡行郡国,一般地察举非法、冤狱和教化,有时则是就特定区域特定事件由诏令派员加以节制和

  • 右率府副使

    官名。明初太子东宫职官。参见“左率府副使”。

  • 审刑司

    官署名。 西夏置。 西夏语音“力罗”。 中等司。

  • 畿法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畿法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土吏目

    官名。明清土官名号之一。文职。广西、贵州等省设有,设于州或土州内。从九品。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,受地方官约束。世袭,其承袭事隶吏部。详“土官”。文职土官名。清制,贵州省一人,置于黄平州重安司。

  • 屈律啜

    官名。突厥阿史那氏部大臣,世袭其官而无员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