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御正上大夫

御正上大夫

官名。北周明帝武成元年(559)八月,以御正职亲任重增置,天官府属官,员四人,正六命。后罢,静帝大象元年(579)二月复置,亦称大御正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废。其职掌参见“御正中大夫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府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外府中士二人,主管钱币之出入,即政府钱币收入存于外府,其国用所需之钱币亦由外府支出。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外府上士二人,正三命;外府中士二人,正二命。掌绢帛丝麻、钱物、皮角

  • 旧指皇帝颁布的诏令。如圣谕、谕旨、上谕等。清代凡皇帝主动发布的指示性命令称谕,根据臣工的请示报告而发布的答复性指示称旨。参见“上谕”。

  • 征收课税所

    官署名。简称课税所。元朝太宗二年(1230)置,共分燕京、宣德、西京、太原、平阳、真定、东平、北京、平州、济南十路,合称十路征收课税所或十路征收宣课所,掌各路内赋税征发与转运等务。长官为正、副使。

  • 参谋部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见“参谋本部”。

  • 中黄门从官

    官名,掌护从,居则宿卫,守护门户,出则骑从,夹乘舆车。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:“遣中黄门从官奉迎迁都。”

  • 汉人宣徽院

    辽朝官署名。即南面官之“宣徽院”。

  • 卫率

    参见“太子卫率”。官名,即太子卫率的简称。汉置,掌太子门卫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詹事,秦官,掌皇后、太子家,有丞。属官有太子率更、家令丞、仆、中盾、卫率、厨厩长丞。”《后汉书·百官四》:“太子卫

  • 储后

    太子的称谓。《文选》王融《曲木诗序》:“储后睿哲在躬,妙善居质。”

  • 噶厦

    西藏地方政府主管行政事务之官员议事的地方。参看“噶布伦”条。

  • 师帅书理

    军中杂职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每师帅二人,官阶为职同旅帅,为师帅处理文书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