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左金吾卫

左金吾卫

禁卫军指挥机构。唐朝十六卫之一,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左候卫置。设大将军一员、将军二员,与右金吾卫同掌宫中、京城巡警,烽候道路,以执御非违,领翊府及诸折冲府府兵。下设长史、录事及仓、兵、骑、胄曹参军事,武则天天授二年(691)又置司阶、中候、司戈、执戟四色官及长上等属,又有街使、判官等。其翊府有中郎将、郎将、兵曹参军事、校尉、旅帅、队正、副队正等员。德宗贞元二年(786)置上将军一员,位大将军上。西夏置,掌京城巡警。仁宗、桓宗时设上将军、正将军,多派为赴金使节。辽朝置,设大将军、上将军、将军,领折冲都尉、果毅都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驾部

    “小驾部下大夫”的省称。

  • 佽飞

    官名,汉置。原名左弋,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左弋为佽飞,掌弋射。其长官称令,次长官称丞,属少府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西羌反,发三辅、中都官徒弛刑、及应募佽飞射士。”注:“臣瓒

  • 签书

    官名。1、为“签书枢密院事”的简称。宋太平兴国四年以兵部员外郎石熙载为枢密直学士签书枢密院事,该官之名自此始。元丰新官制行,罢之。元祐初复置。见宋孙逢吉《职官分纪十二·签书院事》。2、为“签书判官

  • 部堂

    清朝各部尚书、侍郎之通称。又作为总督之别称。清朝称各部尚书、侍郎为部堂,各衙门长官也称部堂,各省总督加尚书衔的,也称部堂。

  • 同知枢

    “同知枢密院事”简称。

  • 区董

    北洋政府市自治制中特别市属区的行政主官。参见“市自治制”。

  • 赞理

    ①代理(某官),也称摄理。②官名。明朝置于北部边远地区,如辽东、宣府(今宣化)、大同、延绥等处巡抚多兼赞理军务衔。明末崇祯(1648—1644)时所置巡抚兼此衔者,则无边地、内地之分。官名。隋置,即“

  • 大史寮

    官署名。同“太史寮”。西周置。太史类史官处理公务的机构。详“太史寮”。

  • 骁桀将军

    参见“十骁将军”。官名。梁置。为百号将军之一,拟官六品。见《隋书·百官上》。参看“骁雄将军”条。

  • 功曹史

    官名。汉朝郡县官府所属功曹之长,亦称功曹、主吏。主选署功劳、职掌吏员赏罚任免事宜。由守、相委任,职统诸曹,在诸曹掾史中地位最高,甚至权逾郡丞、长史。三国时郡及晋朝不开府将军、太子二傅、特进、郡县置。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