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崇文门监督

崇文门监督

官名。清朝户关监督之一。顺治二年(1645)设,正、副监督各一人。正监督为主官,由特派旗籍大臣兼充。副监督又称副使,由内务府大臣选派。关署在崇文门外大街东。掌征纳出入京师商货之税,正额解户部,盈余归内务府; 兼充内务府买办及抄没物资之发卖。所属有经承、税课大使、攒典等吏员。所辖有芦沟桥、黄庄、半壁店等七处分设口岸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隶度支部管理。


官名。清朝在都城北京崇文门设关收税,除收商货出入税外,还兼收田、房税和其他商税,税收归宫廷私有。其长官为正监督,由旗大臣担任,副监督由内务府大臣选派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户部·京师崇文门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雍府

    官名,周设此官,掌宫中筵食。《仪礼·少牢馈食礼》:“司宫筵于奥,祝设几于筵上,右之,主人出迎鼎……雍正执一匕以从,雍府执四匕以从。”

  • 亲民官

    宋朝各级地方行政长官统称。自知州、知县至监镇、知寨,皆属亲民官。选人改京官后,通常皆须任亲民官一次。亲理军民之事的地方官,汉、唐指郡守、刺史、县令;宋指知州、知府、知县等。见宋赵升《朝野类要二·称谓》

  • 提举制置解盐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置。掌盐泽之禁令,使民入粟边郡给钞,按钞给盐以足民用。凡盐价高下及文钞出纳多寡之数,皆由本司掌管。参见“制置解盐使”。官署名。宋置,掌盐泽禁令,使民入粟塞下,子钞给盐,以足民用而实边备,掌

  • 燕台

    官署名。十六国后燕置,掌管少数民族事务。《资治通鉴·东晋安帝隆安四年(400)》: “(十二月)壬辰,燕主(慕容)盛立燕台,统诸部杂夷。”

  • 殿试详定官

    官名。宋置, 见“殿试详定所”。

  • 中台侍御监闺帅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,员二人,六品。

  • 乌撒宣慰司

    即“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”。

  • 典礼院学士

    官名。清末典礼院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设。八人,简任。承掌院大学士之命讨论典礼,参订章制。

  • 司戈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天授二年(691)始于诸卫置,员各五人,正八品下,为四色官之一; 东宫六率各置二人,从八品下。肃宗乾元二年 (759),北衙六军亦准诸卫置,员额、品秩皆同。宋初仅存其空名,未尝除授,神宗

  • 武略将军

    散阶称号。①金始置为武散官,以授从六品下武官。元沿置,改武官从五品,宣授。明朝为武官从五品,初授。清初沿置,为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五品之封赠。乾隆二十年(1755),改武略郎。②见“十武将军”。官名。元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