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北魏置。为后宫女职。孝文帝改定内官时,视五品。见《魏书·皇后列传》。
封号名,地节四年汉宣帝封其外祖母为博平君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四年春二月,封外祖母为博平君。”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布宪中大夫司寤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。东汉隶五官中郎将。秩比三百石。更直执戟,宿卫宫殿门户,出充车骑,实为后备官员,以供选用。三国时吴仍置。官名,汉置,为五官中郎将属官,俸比三百石,掌持戟值班,宿卫殿门,出充车骑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
官名。南朝梁置。负责殿内侍卫。侯景太始元年(551)篡梁后,改名直寝。
官名。宋朝都大提举茶事司长官。参见“都大提举榷茶司”。
辽朝官署名。南面京官,置内客省使、副使等职。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侍卫”。
蒙古语,意为“司膳”、“厨师”。蒙、元怯薛执事名。又译宝儿赤、卜儿赤、博儿赤、保兀儿赤、保儿赤。掌宫廷烹饪与宴饮。
金代官员升迁的方式之一。凡以廉察而升者,称为廉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