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小稍伯下大夫

小稍伯下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亦作稍伯下大夫。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,佐稍伯中大夫掌本方事务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


官名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,属地官府,为稍伯中大夫的副职,正四命。任此职者,见《隋书·豆卢勣传》:“周闵帝受禅,授稍伯下大夫。明帝时,为左武伯中大夫。”参见“乡伯中大夫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宗室将军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属大宗正府。管领宗室将军(以族次充任)及其所占人口和奴婢。据世领大定二十三年(1118)统计,在都宗室将军司,户一百七十,口二万八千七百九十,内正口九百八十二,奴婢口二万七千八百八。章

  • 初授

    授官制度。文武见任官吏未经考察直接得授散阶,为本品最低一阶。

  • 三法司

    明清两朝都察院、刑部、大理寺之合称。凡遇斩、绞等重大罪案皆由其会勘,先经刑部审明,送都察院参核,再送大理寺平允,其后会稿具题,呈请皇帝批准。官署名。明清两代以全国最高的司法机关刑部、都察院、大理寺为三

  • 广储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广储司之职官。额设四人,位总办郎中下。其中二人管银库,兼管皮、瓷库; 二人管缎库,兼管衣、茶库。

  • 湘军

    清代后期军队名。咸丰三年(公元1853年)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,由曾国藩在湖南建立。采取兵自招、将亲选、先选将、后募兵的编组方式组成。其兵士称为勇,其营称为勇营,以区别于国家经制军队的绿营。满五百人的称

  • 噶布什贤下

    满语官名。武职。汉译为“前锋侍卫”。

  • 柔远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简称柔远司。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。掌理外札萨克各部、旗王、公等及各地喇嘛之俸禄、朝贡、随围、赏赐、燕飨等项事务。顺治十八年 (1661) 置。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 分为前、后二司; 乾

  • 文选清吏司郎中

    简称文选司郎中。明清吏部文选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 (1396) 改选部郎中设,一人,南京吏部文选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 (1644) 沿设,汉郎中一人。以科甲出身者注授。

  • 左右前后中校丞

    官名合称,西汉置,各掌佐令帅所属工徒修建宗庙、宫室、陵园等土木工程。详“左右前后中校令”条。

  • 空花蓝领

    武官名。清置,属前锋营,掌分辖营众。见“前锋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