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宋朝国史院属官,掌文字校对之事。
东宫武官名。南朝梁置,见“太子司马督”。
官名。汉代置,属中书令。职掌及置废情况不详。三国吴沿置,仍隶中书令。负责草拟诏书,并常被派出执行重要使命,如孙休即位前,即由宗正与中书郎从会稽迎休至京城。还曾被派典校州郡文书,监察百官。品位虽不很高,
官名。宋置,见拨发司。
惩处官吏的刑罚。① 谓鞭刑。《尚书·虞书·舜典》: “鞭作官刑。”孔安国传: “以鞭为治官事之刑。”②对官吏黜陟废置等惩处之法的泛称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 “七曰官刑,以纠邦治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
即“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”。
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掌仪司之职官。额设八人,佐郎中掌司事。
官署名。北宋初年,有三司粮料院,以三司大将为都粮科使。太祖开宝六年(973),改用京官充任在京都粮料使、西京粮料使。太宗太平兴国五年(980),分立诸司、马军、步军三粮料院。后马军与步军粮料院或合成分
官名。唐朝将作监所属库谷监属官,置一员,正八品上。
官名。辽朝置,属南面官。加官,无实职。在右龙虎军上将军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