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同知节度使

同知节度使

官名。金代诸节镇设此官,品位在节度使下,副节度使上,正五品,掌通判节度使事,兼州事者仍带同知管内观察使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三·诸节镇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存记

    选官制度。清朝官员欲得实缺,需经保举,并于吏部登记,称“存记”,以按班选补。

  • 镇兵将军

    官名。将军名号。南朝梁置,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七班,与翊师将军等代旧四中郎将; 普通六年(525)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七班。陈沿置,拟四品,比秩中二千石。如加为镇兵大将军,

  • 左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魏置为统兵武臣,位在大都督之下。西魏亦置。元末朱元璋置为大都督府副长官,正二品。吴元年(1367)更定官制,改置为大都督府长官,正一品。明洪武十三年(1380)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,遂置为各

  • 戎帅

    军中主帅。唐代韩愈《清边郡王杨燕奇碑文》:“其父为之请于戎帅。”

  • 执义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 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七班,普通六年(525) 刊正将军名号后罢。

  • 庾人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,一说为周朝置。掌十有二闲之政教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庾人,下士闲二人,史二人,徒二十人”,“掌十有二闲之政教,以阜马、佚特、教駣、攻驹。”闲,即马厩。

  • 司鼓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鼓人中士六人,掌鼓,用于祭祀、军旅、田役等。北周春官府乐部中大夫所属有司鼓中士,正二命;司鼓下士,正一命。职掌同《周礼》中的司鼓。

  • 南院宣徽副使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宣徽南院官员,在知南院宣徽事下。官名,辽朝置,为宣徽南院官员,佐南院宣徽使掌南院御前袛应(供奉)。辽朝的宣徽院视同汉官的工部,宣徽使视如汉官的工部尚书,副使类似汉官的侍郎或员外郎

  • 外监殿局

    东宫官署。南朝梁置,设中守舍人等官。

  • 十雄将军

    雄猛、雄威、雄明、雄烈、雄信、雄武、雄勇、雄毅、雄壮、雄健等十号将军的合称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置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七班。陈改为拟六品,比秩千石。十位带“雄”字的杂号将军名的合称,南北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