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水

司水

官署名。①西魏、北周管理川泽、堤防、桥梁、渔业、舟舰运输的官署。隶冬官府。设中大夫为长官,小司水下大夫、小司水上士为属官。辖典壅上士、掌津中士、舟工中士、典鱼中士、典彘中士等。②唐玄宗天宝十一载(752)由水部改名,肃宗至德二载(757)复旧。参见“水部”。


官名。商朝设此官,为天子六府之一,即周代的川衡。《周礼·地官·川衡》:“川衡掌巡川泽之禁令。”参看“司木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公中缺

    清朝官缺之一种,属八旗官缺。即公中佐领之额设者,由八旗应用人员内通行拣选任命。参见“公中佐领”。

  • 虎贲左右仆射

    详“虎贲左仆射”和“虎贲右仆射”条。官名。东汉虎贲中郎将所属有左右二仆射,秩比六百石,主管虎贲郎习射。

  • 国家

    ①春秋战国时期称诸侯封域为国,卿大夫采邑为家。亦以为国之通称。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人有恒言,皆曰天下国家。天下之本在国,国之本在家。”赵岐注:“国谓诸侯之国,家谓卿大夫家也。”《尚书·立政》:“其惟吉

  • 上都尚饮局

    官署名。设千元仁宗皇庆二年(1313),隶宣徽院,秩从五品。置官、职掌同于“大都尚饮局”。

  • 太子内直监

    官名。北齐置。殿内局长官,员二人,六品。属太子门下坊。下设副直监四人,掌管东宫殿内事务。

  • 协守

    参见“协同守备”。武职差遣名。《明史·职官志五》说: “与主将同守一城者为协守。”即协助镇守分管一个地区的防务的长官,一般由副总兵充任。

  • 参掌机密

    唐朝宰相职衔名义。《新唐书·高宗纪》:贞观二十三年(649)六月“检校洛州刺史李勣为开府仪同三司,参掌机密。”官名。隋代以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长官为宰相,又以他官参与其间。《隋书·柳机传·柳述附传》记

  • 监左藏使

    官名。唐置,由监察御史充任,属御史台察院。其职任是监督太府寺左藏署所属的国家金库——左藏库的出纳。后由殿中侍御史专监,此职遂停。

  • 元相

    即丞相。《资治通鉴》晋咸安二年:“元相之重,储傅之尊。”参看“丞相”条。

  • 行台省尚书右丞

    官名。北魏始置,东魏、西魏、北齐沿置。隋、唐行台尚书省置,皆一员,隋朝为视从四品; 唐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为正四品下,诸道行台尚书省为从四品下。与左丞掌分司纠正省内。高祖武德五年至九年 (622—6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