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樽郎
官名。南朝陈置,八品,秩六百石。
官名。南朝陈置,八品,秩六百石。
武官名。辽置,见“诸军都虞候司”。
官名,即御史中丞,详“御史中丞”条。
官名。北宋徽宗崇宁元年 (1102)置,位在典乐下,秩同诸寺丞。宣和七年 (1125)废。参见“大晟府”。
科举制科之一。隋代设置,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。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诏举。参见“制科”。
学官名。北齐置,《北齐书·儒林传序》说:“齐制,诸郡并立学,置博士、助教授经。”北周州县均置博士,郡学似亦有博士,唯未见记载。
官署名。唐中宗神龙元年 (705)改左肃政台置,及废右台,即去左字。参见“御史台”。
即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,辽朝官。
官署名。简称理刑司。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。掌理“外藩”各部刑罚之事。顺治十八年(1661)置,以蒙古郎中二人为主官,下设员外郎、主事、笔帖式、经承等佐理司务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隶理藩部。官署
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。额设经承一人。
官名,掌督察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司威陈崇奏,衍功侯光私报执金吾窦况,令杀人,况为收系,致其法。”“司威陈崇使监军上书言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