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右补阙

右补阙

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置二人,从七品上,掌供奉讽谏,隶中书省。天授二年(691)增为五人。其后除授颇为滥杂,有“补阙连年载”之讥。宋初沿置,七品,多不领本职,而出领中外其他职务。太宗端拱元年(988)改右司谏。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(1188)复置,专任谏诤,不兼纠劾之职,隶谏议大夫。光宗绍熙二年(1191)复改右司谏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,掌讽谏,隶中书省右谏院。金朝正七品,隶谏院。明建文(1399—1402)改官制,六科及通政使寺下皆置,成祖即位,复洪武(1368—1398)旧制,遂废。


官名。唐置,掌供奉讽谏,大事廷议,小则上封事;属中书省,从七品上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中书省》。南宋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飙胜将军

    见“十飙将军”。

  • 申文

    文书名。上行文。始于宋,时称申状。元、明因之。清改称申文,凡州县杂职上行州县,州县上行府厅,府厅上行司道,司道上行督抚皆用之。

  • 书使

    太平天国杂职官的属官,掌理文书工作。《贼情汇纂》卷三说:“凡一切同职官均有书理,但概称书使。”

  • 警士

    警察职名。执行警察事务的人员,在清末与北洋政府时期称为巡警,国民党政府时期改称警士。在警管区内,由警长一人带领,从事本段巡逻、守望、值班等各种勤务。与巡官和警长合称“巡官、长、警”。参见“巡官”。

  • 左酒

    官名。战国周王室置。掌酒政。《增订洛阳金村古墓聚英》第一四图·1银铫刻铭:“左受工、中府,左酒。”

  • 左右羽林四十指挥

    禁军名。后唐置,《五代会要·京城诸军》记“后唐长兴三年(公元932年)三月敕:“卫军神威、或及魏府广捷以下指挥,宜改为左右羽林,置四十指挥,每十指挥立为一军,每一军置都指挥使一人,兼分左右厢。”

  • 皇太子祗应司

    皇太子祗应机构。辽置,见“著帐郎君院”。

  • 钱法堂

    官署名。清制,户部、工商均设钱法堂,掌鼓铸钱币的政令,由本部右侍郎兼管,清末废。见《清会典》户部钱法堂、工部钱法堂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户部、工部》。官署名。明代以宝钞属户部,铸钱属工部的宝源局,而于各

  • 横帐敞稳

    即“横帐常袞”。官名。辽置,即横帐常衮。见“大横帐常衮司”。

  • 御药院提点

    官名。金置,为御药院的主官。见“御药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