右藏署令丞
官名。晋始置右藏令,属少府。北齐置右藏署,有令、丞为正副主官,属太府寺。北齐与隋初右藏的性质仍为皇室的库藏,炀帝时分太府置少府,太府寺的右藏始为国库。唐制,右藏署令二人,正八品上,掌收藏金玉、珠宝、铜铁、骨角、齿毛、彩画。丞三人,正九品上,所属有府、史、监事、典事、掌固。出纳禁令与左藏署同。宋淳化三年(公元992年)左右藏各有二库,次年废右藏,并入左藏。
官名。晋始置右藏令,属少府。北齐置右藏署,有令、丞为正副主官,属太府寺。北齐与隋初右藏的性质仍为皇室的库藏,炀帝时分太府置少府,太府寺的右藏始为国库。唐制,右藏署令二人,正八品上,掌收藏金玉、珠宝、铜铁、骨角、齿毛、彩画。丞三人,正九品上,所属有府、史、监事、典事、掌固。出纳禁令与左藏署同。宋淳化三年(公元992年)左右藏各有二库,次年废右藏,并入左藏。
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后藏,属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不定,亦无一定职务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官名。简称考功司员外郎。明清吏部考功清吏司之副长官。佐郎中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 (1396) 改考功部员外郎设,一人,从五品。清顺治元年 (1644) 沿设,汉员外郎一人,以科甲出身者注授。满洲司官
杂任职名。唐置,属太子左右清道率府,员额五十人,掌东宫仪仗之事。
吏名。南朝宋置,郡属吏,掌笔墨。见《宋书·赵伯符传》。郡门下吏名。南朝宋置,《宋书·赵伦之传》载:子伯符,“为丹阳尹……典笔吏取笔不如意,鞭五十。”典笔吏当是属于小史的一种。
清朝总兵别称。清代总兵的别称。参看“总兵”条。
官名。清初设热河副都统,乾隆四十四年(公元1779年)始改设都统,除掌管热河围场事务之外,兼管热河地区(今属内蒙古自治区,一部份属河北省)蒙古人民事务,驻扎热河。其衙门有随同办事理藩院司员一人,刑部司
女官名。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,掌铨查六宫,三品。
官名。西晋、北朝与左中兵郎互称,为尚书省左中兵曹长官。参见“左中兵郎”。
即“奚监军”。
以官名为氏。《公羊传·隐公元年》: “宰者何?官也; 咺者何,名也。曷为以官氏?宰,士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