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史馆修撰

史馆修撰

官名。唐玄宗天宝(742—756)以后他官兼史职者、宪宗元和六年(811)登朝官领史职者皆为史馆修撰,以官高者一人判馆事,初入或未登朝官则为直馆。宣宗大中八年(854)增为四人,分掌四季,以修国史。宋朝沿置,以他官兼任,不许带职外补v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。南宋高宗绍兴三年(1133)重修《神宗、哲宗实录》,以从官充任,五年置二人,国史、实录皆寓史馆; 十年以未修正史,罢史馆官并归实录院。辽朝翰林院国史院置,位史馆学士下,完颜永济大安(1209—1211)末,刘辉曾充任。


官名。唐天宝以后,他官兼领史职者,称史馆修撰。初入史馆者称为直馆。元和六年(公元811年)宰相裴垍建议:登朝官领史职者为修撰,以官阶高的一人判馆事;未登朝官均为直馆。宋史馆修撰掌修日历,以朝官充任;直馆以京官以上充任。辽国史院中亦设史馆修撰一职,太安末以刘辉任此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刻期百户所

    明朝卫所制度中的一种特种编制。洪武二年 (1369) 始置,选能疾行者二百人,以百户领之,负责传递军情。

  • 豹韬卫

    官署名。唐朝始置,分为左、右二卫。武则天光宅元年(684)至中宗神龙元年(705)改左、右威卫而置。明朝初定为亲军指挥使司之一,隶侍卫亲军都护府,后改隶前军都督府。掌宿卫。

  • 承信郎

    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(1112)重定武臣官名,改三班借职置,为从九品武阶官,属小使臣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三班借职为承信郎,秩从九品。

  • 马步院

    官署名。五代置于诸州,掌刑狱之事,设马步都虞侯,以牙校充任。宋太祖开宝六年(973)改司寇院。参见“马步司”。五代时州的审判机构之一。《唐六典》卷一记唐代各州司法参军的职务是“掌律令格式,鞫狱定刑”,

  • 小御正

    “御正下大夫”的省称。

  • 余地

    官名。匈奴置,是匈奴语的音译。职掌不详。

  • 正心殿学士

    官名。明建文(1399—1402)时改谨身殿为正心殿,置学士,备顾问应对。成祖即位,复旧殿名,罢学士不设。

  • 崇玄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置昭玄寺,掌诸佛教。鸿胪寺中亦置典寺署,统州郡沙门,隋炀帝改佛寺为道场,改道观为玄坛,各置监丞,并在鸿胪寺设崇玄署管理之,置署令一人。唐贞观中省。开元二十五年(公元737年)复置,有令丞各一

  • 敕令所

    宋朝编修敕令所或详定一司敕令所简称。官署名。敕令所是枢密院编修敕令所的省称,宋置此官署,掌起草皇帝命令。详“枢密院编修敕令所”条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·编修敕令所》。

  • 平台事

    即“平尚书事”。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: 董厥由尚书令“迁大将军,平台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