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南夷校尉

南夷校尉

官名。西晋置。《华阳国志·南中志》:西晋武帝太康五年(284),罢宁州,置南夷,以天水李毅为校尉,持节,统兵镇南中,统五十八部夷族都监行事。”立府,设长史,司马、参军等僚佐。可举秀才、廉良,职掌与刺史同。四品。东晋改“镇蛮校尉”。


官名。晋武帝置南夷校尉于宁州,秩第四品,东晋初改称镇蛮校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检讨官

    官名。宋朝讲议司、修政局、实录院皆置,在本部门负责检验故事,进行研究。

  • 宵扈氏

    少皞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谓是九农正之一。蔡邕《独断》说:“宵扈氏农正,夜为人驱兽。”为附会之说。参见“少皞”。

  • 黄门署

    官署名,汉置,其长官称长,俸四百石,掌中宫别处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。官署名。见“黄门令”。

  • 同知汉儿行宫都部署事

    官名。辽置,见“汉儿行宫都部署院”。

  • 他库喇布勒哈番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司务”。

  • 森琫堪布

    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后藏,为班禅宫中之官。员额一人,随侍班禅起居,其对下对外的权力甚大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
  • 笔帖式哈番

    满语“文官”之意。指正卿以下、有顶戴官员以上之文职官。

  • 卫候司

    即“卫候直都指挥使司”。

  • 僧正司

    官署名。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。元朝始设于各州,掌理僧尼词讼。凡遇僧尼与百姓发生词讼,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。长官为僧正。武宗至大四年(1311)二月,仁宗登极,下令罢各级僧司衙门,遂废。明洪武十五年(13

  • 左知客押衙

    流外官名。宋置于开封府,掌招待宾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