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前锋营

前锋营

清朝负责警卫皇帝之机构。正二品衙门。长官为前锋统领,左、右翼各一人。下设协理事务前锋参领二人,协理事务前锋侍卫二人,协理事务前锋校四人,协理事务笔帖式四人,掌章奏文移。另前锋参领八人,为正三品,下属委署前锋参领四人,前锋侍卫八人,委署前锋侍卫四人,空衔花翎八人,前锋校九十六人,空衔前锋校八人,委补蓝翎长八人,掌分辖营众。额设前锋兵一千七百七十人,满洲、蒙古八旗中每佐领下选二人。前锋营之职掌为平时守卫紫禁城; 当皇帝出巡时则扈从宿卫,阅兵时则充列首队。


清代警卫宫廷的军队。始设于天聪八年(公元1634年),当时名为巴牙喇前哨兵,满语称“噶布什贤超哈”。顺治元年(公元1644年)定噶布什贤超哈满洲、蒙古八旗分左右两翼,每翼设噶布什贤嘱喇依昂邦一人。顺治十七年,定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的汉文名为前锋统领。前锋营的官兵都是从满洲、蒙古八旗中挑选出来的,每佐领下选前锋二人组成。其职任是守卫紫禁城,皇帝简阅时列为前队,出巡时扈从,在御营前后一、二里外立前锋旗,以为门户,前锋营列帐守卫。前锋营设前锋统领二人(左、右翼各一人),下设前锋参领一人,委署前锋参领四人,前锋侍卫八人,委置前锋侍卫四人,空衔花翎八人,前锋校九十六人,空衔前锋校八人,委署蓝翎长八人,以分辖营众。办理本营章奏文移事务的属官有协理事务前锋参领二人,协理事务前锋侍卫二人、协理事务前锋校四人,笔帖式四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兵马司指挥

    官名。明清京师分五城兵马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 (1368—1398) 中设,于南、北两京五城各设一人,秩正六品。所属有副指挥、吏目等员。清顺治 (1644—1661) 中沿设,京师五城各一人,隶于

  • 大将军中护军

    官名,西汉置,掌护卫。《汉书·窦融传》:“北单于以汉还侍弟,复遣车谐储王等款居延塞,欲人朝见,愿请大使。宪上遣大将军中护军班固行中郎将,与司马梁讽迎之。”

  • 东行作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内府所属机构,隶内官监。设宦官进行管理。与瓦作、木作、西行作等负责营造宫室、陵墓等事。

  • 药园生

    杂任职名。见“药园师”。

  • 策封使

    唐羁縻府州临时特遣使。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高祖遣使策封高丽王建武为辽东郡王。

  • 钟官

    官名,掌铸钱,其长官为令、丞,属水衡都尉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水衡都尉,武帝元鼎二年初置,掌上林苑,有五丞。属官有上林、均输、御羞、禁圃、辑濯、钟官、技巧、六厩、辨铜九官令丞。”注:“如淳曰:钟

  • 羽林都督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。《三国志·张昭传》:“(张休)为侍中,拜羽林都督,平三典军事。”官名,三国吴置,掌督率羽林军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张休传》:“及登卒后,为侍中,拜羽林都督,平三典军事,迁扬武将军。”

  • 田赋管理委员会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财政部。主管田赋改征实物后的行政事务。它一方面办理原由财政部主办的土地陈报,一方面则与地政署举办各种地税(地价税及土地增值税)。在各省市县设有田赋管理处办理此项事务。

  • 右罴卫

    渤海国十卫之一,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,置大将军一人、将军一人。

  • 年劳补官法

    宋朝吏人授官的一项规定。俗称出职法,亦称流外出官法。吏人任职至法定年限,可补授将仕郎(迪功郎),并可免铨试直接注授差遣。枢密院、三司吏人,可补三班借职以上武官; 内廷诸司主吏、三司大将,可补三班借职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