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农林部

农林部

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置实业部,北洋政府于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分置农林、工商两部。农林部管理全国农林行政事务,以总长、次长为正副长官。部内除总务厅外分设农务、垦牧、山林、水产四司。各司以司长为主官,下设佥事、主事等,分理司事。次年又与工商部合并为农商部。国民党政府时期,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行政院成立时分置农矿、工商两部,民国十九年(公元1930年)合并为实业部,民国二十七年(公元1938年)复改为经济部。民国二十九年(公元1940年)又将农林行政从经济部划出,成立农林部,部内分设总务、农事、农村经济、林业、渔牧五司。设部长一人,综理部务;政务次长、常务次长各一人,辅助部长处理部务;参事二至四人,撰拟本部的法案命令;秘书三至五人,分掌部务会议及长官交办事项;司长五人,分掌各司;科长十二至十八人,科员八十至一百二十人,承长官之命令,办理各科事务。技监一人,技正十人,技士十四人,技佐十至十五人,会计主任、统计主任各一人,承长官之命,分理各种事务;因事务上必要得聘用顾问及专门人员,并得酌用雇员。部的直辖机关有垦务总局。民国三十八年(公元1949年)三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《行政院组织法》的规定,农林部撤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租曹从事

    州分职吏名。东魏武定元年(公元543年)《禅师慧训慧刚等造像记》有此职(见严耕望《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》上编卷中第五五四页),掌租赋之事。北齐司州沿置,其下置租曹掾、史以佐之;外州不置租曹从事,以租曹掾

  • 干当宫观

    祠禄官名。宋神宗时置勾当宫观,以京官充任。南宋避高宗赵构名讳改称。

  • 王府功曹参军事

    官名。梁皇弟皇子府始置功曹史,陈沿置。北魏始于诸王府置功曹参军事,北齐皇子王府复设功曹史。隋诸王府与唐亲王府复设功曹参军事。唐制员额一人,秩正七品上,掌文官簿书、考课、陈设。

  • 銮舆卫

    见“銮仪卫”。官署名。清置,掌供奉乘舆秩序卤簿,辨其名物与其班列等。其长官为掌卫事大臣,正一品,以满、蒙王公大臣兼任。銮舆使,正二品,满洲二人、汉军一人。其属有堂主事、经历厅经历、笔帖式等官,还有六所

  • 羽人

    官名。①春秋时齐国置。《晏子春秋·外篇》:“景公盖姣,有羽人视景公僭者。”②一说为周朝置,掌征收羽毛制作饰物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羽人,下士二人,府一人,徒八人”,“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,以当邦赋

  • 宾从

    周朝称诸侯宾客的随从官员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 “车马有所,宾从有代。”

  • 翰林使

    官名。唐朝设二人,以宦官充任,掌领在翰林院待诏的文学侍从之臣、有伎艺之士,上承下达,包揽军国重事,职权极重。五代称翰林茶酒使,北宋初称茶床使,后改翰林使,属东班诸司使,通常无职掌,仅为迁转之阶。官名。

  • 左徒

    官名。战国楚置。一说相当后世拾遗一类的谏议官。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屈原者,名平,楚楚之同姓也。为楚怀王左徒。”张守节《正义》: “盖今左右拾遗之类”。官名。战国时楚国有此官,参议国事,发布号令,

  • 秘书奏事中散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《魏书·李孝伯传》“(自中散)迁秘书奏事中散,转侍郎、光禄大夫。”为任职于秘书省的奏事中散。参见“奏事中散。”

  • 支度副使

    官名。唐朝节度使兼支度使,则置支度副使,以主军资粮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