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批
见“御笔”。
见“御笔”。
官名。 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艹人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,下设典艹下士以佐其职。 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参见“升人”。
官名。汉末袁术置。《三国志·袁术传》:袁术“遂僭号,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”。官名,东汉末年袁术置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袁术传》:“(袁术)遂僭号。以九江太守为淮南尹,置公卿。”尹,京都所在的郡称尹,职如郡太
官名。宋太宗端拱元年(988)以左、右补阙改置,秩并七品。其后多出居外任,或兼领别司。仁宗明道元年(1032)置谏院,非特旨供职不与言责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始专供谏职。金朝于谏院置
官署名。金朝置。属吏部。掌颁行官员的封授命令。设提举二员领院事,以吏部郎中、翰林修撰各一人充任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属东宫典经局,掌经籍,流外三品蕴位。
儒臣向皇帝讲授经史之制度。汉成帝时,曾召郑宽中、张禹朝夕至金华殿,讲说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。北魏孝武帝复延公卿学官于显阳殿,命儒臣讲《孝经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大戴礼》。至宋朝始成定制。宋太宗曾以著作佐郎吕文
宋朝功臣号。以赐诸班直禁军将校。参见“功臣号”。
官名。见“牧厂统辖总管”。
官名。即“大卜”。①一说为殷朝六大之一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 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,曰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。”郑玄注: “此盖殷时制也。”② 《周礼》春官之属。大宗伯属员。下大夫爵。卜师、
官名。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属官。协掌服驾。额设二人,给六品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