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官

内官

①帝王近侍之臣,或称中官。汉朝亦指宦官。北魏道武帝天赐二年 (405) 置员二人,比侍中、常侍、迭直左右。②后宫女官。《国语· 周语中》:“内官不过九御。”高诱注:“五御,九嫔也。”历代后宫女官统称内官。③官署名。西汉少府、宗正均置。少府所属以令、丞主之,宗正所属以长、丞主之。④宋朝内侍官通称。


1、官名,秦汉置,属宗正,掌分、寸、尺、丈,其长官称长、丞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宗正,秦官,掌亲属,有丞。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。属官有都司空令丞,内官长丞。”注:“师古曰:《律历志》(说)主分、寸、尺、丈也。”

2、泛指侍卫官。汉朝侍卫官称内官,非侍卫官称外官。

3、京官、朝内官。在京城朝内做官的称内官,也称京官。在地方上做官的称外官。

4、女官。天子的嫔、御称内官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内官不及同姓,其生不殖。”注:“内官,嫔、御。”历代后官女官皆称内官。

5、宦官,太监。明初宦者十二监有内官监,又赵翼《二十二史札记·明代宦官》:“永乐中,差内官到五府六部,俱离府部官一丈作揖。途遇公侯驸马,皆立马傍立,今则呼唤府部官如属吏。”见《明史·职官志三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国子监绳愆厅

    明清时国子监的内部机构。明制以监丞一人为主官,正八品,参领监务,纠惩诸生过失及廪膳不洁等失于检点之事。清沿明制,于绳愆厅设满、汉监丞各一人,正七品,掌颁定学习规制,稽察教习、学生勤惰,并分派祭孔执事官

  • 城令

    官名。曲氏高昌国诸城的长官。每城遣司马、侍郎相监检校,名为城令。下设户曹、水曹、田曹等。

  • 金吾左卫指挥使

    武官名。明洪武三十五年(公元1402年)以燕山左护卫改为金吾左卫,掌守卫皇城东面及巡警皇城各门。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

  • 小承御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。佐承御大夫侍卫于皇帝左右。一说为正四命。

  • 直指使

    官名。明崇祯十七年(1644)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政府克北京,改原明十三道御史而置。职掌因明旧制。

  • 左厩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左厩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登仕佐郎

    官名。金朝始置,为文散官,从九品以上。元朝沿置,改从八品,敕授。明朝为从九品,勅授。清朝为从九品封赠。官名。金元明清皆置,为文阶官。金为从九品,元为从八品,明清均为从九品。参看《金史·百官一·文官九品

  • 左右司武上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,正六命, 掌宿卫军事, 府属不详。《北周六典》认为左右司武上大夫可能是夏官府左右武伯中大夫的改名,其官名改易当在建德之初,《周书》记传中,建德以前无称司武大夫者,建德以后亦无称武伯大夫者

  • 太医院教习厅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太医院所属机构。掌为本院选补医官。设教习二人,由御医、吏目内选充,负责传授医术,培养医官人才。初进太医院之医生及医官子弟先进厅学习,无年限,遇医官缺出,经考试顶补。清太医院内部机构。设教习

  • 给事黄门

    官名。秦置,西汉因之为加官,加此得给事宫门之内,故名。多加于中郎、侍郎、郎中,故亦称黄门侍郎、黄门郎。据丁孚《汉仪》,皇后官属又有给事黄门四人,比黄门侍郎。至东汉末献帝时,初置给事黄门侍郎,员六人,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