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作都将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兴造事务。《魏书·张衮传》: “(张)陵袭爵,后为赤城典作都将。”
官名。北魏置。掌兴造事务。《魏书·张衮传》: “(张)陵袭爵,后为赤城典作都将。”
官署名,元朝置。掌地方监察。由提刑按察司改立,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。参见“肃政廉访司”。
吏名。明清四种外吏 (承差、书吏、典吏、攒典) 之一。即司、道、府、厅、州、县之书吏。请各省布政使司设二十五人至七十二人不等,江苏最少,四川最多; 按察使司设六人至五十六人不等,江苏最少,四川最多。府
官名。唐玄宗开元元年 (713)改京兆府长史置,为西都(长安)所在地方实际行政长官,一人,从三品,通判府州事,牧缺则行其事,掌考核官吏、教化百姓、荐贤举能、劝课农桑等; 每岁一巡属县,阅丁口、观风俗、
官名。北齐置。参见“泉部局”。
官名。即“山东清吏司员外郎”。
官名。明朝士官名号之一。乃管理少数民族地区之头目,无专职品级。世袭。
见“十飙将军”。
内官名。北魏孝文帝改定后宫、内官时置,位视三品。
皇位,天子之位。《史记·律书》:“误居正位,常战战慄慄。”
官名。北齐置细作署,掌精美器玩的造作。属太府寺,设令及丞为正副主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