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关务署

关务署

官署名。民国置,属财政部,掌理全国关务行政,设署长一人,总理全署事务;下置总务、关政、税则三科。


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财政部。以署长为主官,掌管全国海关行政。依照民国二十年(公元1931年)二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的《财政部组织法》规定,其职掌为:一、关税之赋科及征收;二、关税之管理及监督;三、关税制度之改革及推行事要;四、关税定律之修改;五、禁止货物进出口事项;六、调查各国关税及关税之统计;七、海、常两关及各税卡之指挥监督;八、解释关税法令。以署长为主官,下设科长、科员,分理署务。关务署并设有直属的总税务司署,督促各地海关税务司办理征税事务。参见“总税务司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从义郎

    官名。宋徽宗政和二年 (1112) 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东头供奉官置,从八品。武阶官名。宋政和中改东头供奉官为从义郎,秩从八品。

  • 司御

    官名。战国秦置。掌管车辆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传食律》: “上造以下到官佐、史母(无)爵者,及卜、 史、 司御、 寺、 府, 䊪(糲)米一斗, 有采(菜)羹,盐廿二分升二。”

  • 太子内坊局丞

    官名。唐朝内侍省太子内坊局次官,玄宗开元二十七年(739) 置,二人,从七品下。

  • 外委千总

    官名。清朝绿营中于正式名额之外所任命的千总。其职权与千总相同,但品秩、俸饷略低,只正八品。武官名。清制绿营各汛军官中在千总、把总之下有外委千总、外委把总。外委千总秩正八品,外委把总秩正九品。

  • 宣慰劳军使

   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。至德二载(公元757年)史思明、高秀岩各以所部来降,遣内侍李思敬与乌承恩前往宣慰。其后肃宗、代宗、德宗、宪宗诸朝均曾派遣宣慰劳军之使。

  • 郊社斋郎

    见“斋郎”。

  • 寄应

    官场用语。宋朝举人不在原籍,于其他州府参加乡试取解,称寄应。宋制,应解试者不在原籍,而在其他州府参加考试者,称为寄应。考取后即由该地发解。

  • 职金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掌朝下大夫职金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治人官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千家置一人。

  • 掾吏

    官名。明朝各衙门吏员。亦为选举途径之一。凡外府、外卫、盐运司首领官,中外杂职,入流、末入流官,多由吏员承差等选。明初一品、二品衙门掾吏,正八品出身,为吏员中上等,仅次于一品衙门提控,二品衙门都吏。后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