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候官

候官

官名。①北魏置,负责监察百官。《魏书·刑罚志》: “(文成帝) 增置内外候官,伺察诸曹外部州镇,至有微服杂乱于府寺间,以求百官疵失。”亦名候职。多时员至千数。孝文帝太和 (477~499) 初,减至四百人,择谨慎正直者任之,司察违法举动,以防宣闹械斗于街道,权力大减。


候官不是一官,候、候丞、候吏、候长、候史、斥候、亭燧等都是候官。

1、汉朝边郡都尉属下的候官,掌侦察报警敌情。见《后汉书·郡国志·上郡》。参看“”、“候丞”、“候长”、“候史”。

2、即“候人”,掌迎送宾客、稽查行人及道路治安。参看“候人”和“候3”。

3、掌领兵的武官,参看“候1”。

4、掌守护京都城门的武官,又称门候。参看“候4”。

5、北魏置内外候官,掌伺察诸曹及州镇官员,微服于府寺,寻百官过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课长

    官名。为课的主官。见“课”。

  • 假士

    官名,为地方基层组织官吏,掌五十家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;“古之制,边县以备敌也,使五家为伍,伍有长;十长一里,里有假士。”假士,即里长。

  • 医助教

    医学学官名。见“医博士”。

  • 医全郎

    阶官名。金朝太医二十五阶之第二十阶,秩从八品上。官名,也是官阶名。金朝的太医官,自从四品始,以下分为(二)十五阶。从八品上,称医全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
  • 同提举一行事务

    官名。南宋御营使司、宣抚使司置,助理本署公事,位在提举一行事务之下。

  • 巡对

    唐德宗贞元七年(791)令常参官每日二人引见,问以政事,谓之巡对。

  • 司败

    官名。春秋时楚、陈、唐等国置。掌司法、刑狱、治安。相当于它国司寇职。《左传·文公十年》:“臣归死于司败也。”杜预注:“陈、楚名司寇为司败。”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‘子常归唐侯,自拘于司败。”《史记·仲尼

  • 承符直

    公人名。宋初置,见“散从官”。

  • 内外城清道所

    清末京师内外城各巡警分厅所属机构。掌管理清道、厕所、清道器具等事。设巡官、巡长、巡警等员。

  • 木局丞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流外三品蕴位。掌木局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