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修内司

修内司

官署名。北宋、金、元皆置。掌宫中营造事。北宋设勾当官。以入内内侍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隶将作监。金朝世宗大定七年 (1167)始置,设使、副使总领司事,秩从五品、从六品。下设直长、部役官、受给官等职。直长二员,正八品;部役官四员,正八品,掌监督工役。受给官二员,正八品,掌支纳诸物。元隶大都留守司,秩从五品。设于世祖中统二年(1261)。领大、小木局及泥厦、车、桩钉、铜、竹作,绳等局工匠。置提点、大使、副大使各一员。


官署名。北宋置,掌宫城、太庙修缮之事。属将作监,其长官称监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五·将作监》。金代修内司,掌宫中营造事。其长官称使,从五品,副使,从六品。见《金史·百官二·修内司》。元代大都留守司所属有修内司,领十四局人匠四百五十户,掌修建宫殿及大都造作等事;其官有提点、大使、副使、直长、吏目、照磨等。元代上都留守司所属也有修内司,掌营修内府;其官有大使(从五品)、副使(正七品)、直长(正八品)等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六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胶工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北周置胶工中士,正二命;胶工下士正一命。掌用兽类皮角煮而成胶,属冬官府司皮下大夫。

  • 火器营掌印总统

    武官名。清置,为火器营的主官。见“火器营”。

  • 道路行事

    官名。南朝宋置。《宋书·邓琬传》:“废帝以邵陵王子元为冠军将军、湘州刺史,中兵参军沈仲玉为道路行事。”

  • ①君临一国的君主。殷、周最高统治者皆称王。春秋战国时诸侯国君或历代割据一方的统治者也僭称王。②官名。清朝有“总理学务王”、“议政王”、“辅政王”,详各条。③爵名。汉朝以后为爵位的最高一等,在公之上,多

  • 纳仓巴

    唐古特官。清设于后藏,属唐古特文官。员额不定,分隶于各处办事。民国时期沿置。

  • 内厩尉

    官名。隋朝太子典书坊内厩长官,置二员,掌东宫车舆之事。官名。唐代太子内坊局的属官中有内厩尉,掌车乘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太子内坊局》。

  • 北平清吏司

    官署名。① 明朝户部十二清吏司之一。洪武二十九年 (1396) 改原北平部而置,设官及职掌均无变化。建文 (1399—1402) 中罢,改户部十二清吏司为四清吏司。成祖即位,复旧制。永乐元年(1403

  • 司武上大夫

    官名。北周武帝宣政元年 (578)置。亦称大司武。司武原设中大夫为长官,尉迟运兼司武时,防御卫王宇文直作战有功,特置上大夫为长官,使尉迟运任之。分置左、右,员各一人,总宿卫军事。权任很重,在宫廷政变时

  • 下

    “下”是“铃下”的异写。为汉朝官府中的小吏,为门下之职,掌随从、护卫威仪等事。参看“铃下”条。

  • 蒙古书写

    吏员名。元代于六部置,员额一至二人,掌蒙文缮写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