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

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

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内部的临时机构。民国六年(公元1917年)初,关于对德国的和战问题,各方面仍有很大的争论。北洋政府为了应付起见,于三月十三日在国务院内设置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,以研究当时的外交关系。评议会的任务有下列各项:一、处置国内德侨;二、对协约国应提出的条约;三、华工招募;四、物料供给;五、关税改正;六、巴黎经济同盟条文;七、议和大会中的各种问题。评议会由国务总理兼任会长,外交总长兼任副会长;评议员若干人,均由国务总理函聘;书记长一人,由评议员中推选,掌管会议纪录及其他文件。研究结果,经国务总理采纳后交由主管机关施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补阙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始置,员二人,从七品上,掌供奉讽谏,隶门下省。天授二年(691)增至五人,其后除授颇为杂滥,有“补阙连车载”之讥。宋初多出领外任,或兼领别司,不专任谏职。太宗端拱元年(

  • 京兆按察司

    见“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”。

  • 蕃国

    蕃国,也写作藩国。蕃,通藩。1、京畿以外之国,即诸侯国。《周礼·春官·巾车》:“木路,前樊鹄缨,建大麾,以田,以封蕃国。”疏:“按司马职要服巳内为九州,其外更有三服夷镇蕃。”2、诸侯王的封国。《史记·

  • 小膳部上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见“膳部中大夫”。

  • 部族详稳司

    官署名。辽于大小部族均置详稳司,称为某部族详稳司,属北面部族官,掌本部族兵马之事。大部族详稳司设官有某部族详稳、某部族都监、某部族将军、某部族小将军。小部族详稳司设有详稳。

  • 巡段江工司

    海关海事部巡工科洋员。地位次于巡江工司。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集贤殿书院侍读直学士

    官名。唐朝中书省集贤殿书院置,六品以下为之,曰一人侍读。

  • 太医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太医丞。即“太医丞”,详见该条。

  • 王臣

    西周时期隶属于王室的臣子。《大盂鼎铭》:“易(锡)夷司王臣十又三伯。”《周易·蹇》:“王臣蹇蹇,匪躬之故。”

  • 道会司道会

    官名。明清地方各县道会司之长官。详“道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