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中护军

中护军

官名。东汉置,掌军中参谋、协调诸部。《后汉书·班彪列传下》: 明帝永元(58—75)初,“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,以(班)固为中护军,与参谋。”献帝建安十二年(207)曹操改护军置。魏沿置,四品,资重者可迁护军将军,掌武官选举,与中领军同掌禁军,出征则督护诸将; 隶中领军 (领军将军)。入晋则不隶领军,亦不典武选,升三品,自领营兵; 东晋元帝永昌元年 (322) 省并入领军,明帝太宁二年 (324) 复分置,掌督护京师以外地方诸军。属官有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主薄、五官,受命出征则置参军。南朝沿置,宋三品,梁十四班,陈三品、中二千石。北魏则侍臣带护军始加中字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定为二品中,二十三年定为三品。北齐三品,管四中关津,舆驾出则护驾,统东西南北四中郎将府及诸关尉、津尉,属官有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五官、主簿、录事及诸曹参军。唐德宗贞元十二年 (796) 亦置,以宦官充任,为左右神威军监军使加号,以示尊宠。


官名。汉置,大将军出征,置中护军一人,掌护将军。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北单于以汉还侍弟,复遣车谐储王等款居延塞,欲入朝见,愿请大使。宪上遣大将军中护军班固行中郎将,与司马梁讽迎之。”曹操为丞相,置护军,掌护卫。建安十二年,改护军为中护军,属官有长史、司马。晋沿置,领营兵,属官有长史、司马、功曹、主簿、五官,受命出征则置参军。其后,梁、北齐等皆沿置;北齐中护军掌四中关津,舆驾出则护驾。唐代左右神策军中也置中护军,位在护军中尉下,判官上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·护军将军》、《隋书·百官上、中》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上·左右神策军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掌武

    太尉别称。洪迈《容斋四笔》卷一五《官称别名》: “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”,“太尉为掌武” 。太尉的别称,唐人称太尉为掌武。见宋朝洪迈《容斋随笔·官称别名》,参看“太尉”条。

  • 中侍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,分置左、右,皆正三命。负责皇帝寝宫的安全,皇帝出行及临朝时,亦随从护卫。披金甲,左执龙环,右执虎环长刀,并以金为饰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

  • 甘州行省

    见“甘肃等处行中书省”。

  • 同转运使

    官名。宋朝转运司置,员二人,职掌与转运使尽同。参见“转运使”。

  • 童子仕

    战国时秦国对于有特殊功勋的童子予以高位,为入仕的特例。《史记·甘茂列传》记战国时下蔡人甘罗年十二,事秦相吕不韦,使于赵,赵王郊迎,割五城事秦。秦封甘罗为上卿。汉代仿秦童子仕之制有学童试,试中的童子即任

  • ① 宋朝通判俗称。参见“守倅”。②副职。《周礼·夏官·戎仆》: “戎仆,掌王倅车之政。”郑氏注:“倅车,戎车之副。”

  • 典事守舍人

    东宫属官。南朝梁置,属太子中舍人。

  • 计史

    官名。唐朝太常寺太卜署、司农寺诸仓等置,流外三品、七品,掌料功程事等。官名,为“上计掾史”的省称。详见《计吏》条。

  • 太子三校尉

    南朝宋初置太子屯骑校尉、太子步兵校尉、太子翊军校尉,合称太子三校尉,掌东宫护卫。齐梁陈之制同。

  • 刻漏典事

    流外官名。唐初置,检校刻漏。见“五官挈壶正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