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南县

龙南县

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置,属虔州。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)改名虔南县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复名龙南县,属赣州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)并入信丰县,至大三年(1310)复置, 属宁都州。明洪武初, 属赣州府。民国初属江西赣南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
在江西省南部、桃江河畔,南邻广东省。属赣州市。面积 1641 平方千米。人口29.8万。辖9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龙南镇。唐属信丰县。五代吴武义中设龙南场,南唐保大十年(952年)置龙南县,治今址,属虔州。因在百丈龙滩之南得名;一说在龙头山之南而得名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赣州龙南县:“取百丈龙滩之南为义。”清同治《赣州府志》:“北有龙头山,县治在其南,故名。”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改称虔南县。南宋属赣州,绍兴二十三年(1153年)复名龙南县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并入信丰县,至大三年(1310年)复置,隶宁都州。明、清隶赣州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。1914年属赣南道。1927年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赣州专区,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,1964年属赣州专区,1970年属赣州地区,1998年属赣州市。地处九连山北麓,桃江从西入境斜贯北部,纳太平江、渥江、濂江等河流入贡水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大豆、花生、红薯、甘蔗、大蒜等。山地富森林,森林覆盖率达59%,设有九连山自然保护区。盛产香菇、木耳、油茶、板栗、茶叶、柑橘,所产杉木因质优被称为“龙木”。有钨、稀土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煤等矿。工业有采矿、冶金、电力、水泥、机械、食品、缫丝、纺织、食品、竹木加工等。境内杨村镇的香菇市场为全国最大的香菇市场之一。京九铁路经县境东北部,有105国道,龙小、大老、定汶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玉石岩、武当山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都江厅

    清雍正八年 (1730) 置,属都匀府。治所在来牛寨 (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东都江镇)。1913年改为都江县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置,治今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东北都江镇。属都匀府。1913年改都江

  • 南午山

    在今福建邵武市南三十里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77邵武府: 南午山 “在府城南。山前三峰,俱在午位,与邵治相对,故名”。

  • 东里店

    即今山东沂源县东南东里镇。旧属沂水县,清移县丞驻此。

  • 大赉厅

    清光绪三十年(1904)以扎赉特旗新垦地置,属黑龙江省将军。治所在莫勒红岗子(今吉林大安市)。1913年降为大赉县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置,治今吉林省大安市。直隶黑龙江省。1913年改县。

  • 水沉洞

    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一》:水沉洞“在永定县(今张家界市)西北鲁阳溪。自永顺府桑植县流至此洞,伏流不见,俗呼为鲁阳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慈利县“燕子洞”条下:“县西北又有水沉洞,皆深

  • 康定府

    清宣统三年 (1911) 改打箭炉厅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康定、炉定、雅江、理塘、稻城等县地。1913年降为康定县。清宣统三年(1911年)改打箭炉厅置,治今四川省康定县。辖

  • 木瓜溪

   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。清道光《城口厅志》卷29:木瓜口河在“厅西五十里。其源一发自广线垭;一自西沟,二水合流至篾子坝合汪家河,至木瓜口合庙坝入平坝河”。《明史·杨嗣昌传》:崇祯十三年(1640),张献中败

  • 小花岭

    在今湖北京山县北三十九里。原名小焕岭。又名唤岭。1940年中国共产党豫鄂边区党政军机关迁此,改名小花岭,意为革命之花。后在此建立新四军第五师。

  • 雷江县

    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改龙川县置,为循州治。治所在今广东龙川县西南佗城镇北。南宋绍兴元年 (1131) 复为龙川县。

  • 负夏

    又称负瑕、瑕丘。在今山东兖州市东北五里。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孟子曰,舜生于诸冯,迁于负夏,卒于鸣条,东夷之人也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舜“就时于负夏”。即此。即“负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