鬲县
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。西汉属平原郡。东汉建武十三年 (37)封朱祐为侯国,后复为县。北魏改属安德郡。北齐省。
②东晋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。北魏属东平原郡。北齐省。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。属济北郡。东汉改置为侯国,后国除为县。北魏末徙治今山东省陵县。北齐省。(2)东晋置,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。北齐省。
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。西汉属平原郡。东汉建武十三年 (37)封朱祐为侯国,后复为县。北魏改属安德郡。北齐省。
②东晋置,属平原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。北魏属东平原郡。北齐省。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。属济北郡。东汉改置为侯国,后国除为县。北魏末徙治今山东省陵县。北齐省。(2)东晋置,治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北。北齐省。
元置,即今广东增城县西乌石。明改为驿。
在今河南商丘县西北二十二里。《金史·石盏女鲁欢传》:正大九年(1232)二月,“大兵围城,议决凤池大桥水以护城”。《明史·河渠志一》:洪武二十三年(1390)春,河决“归德州东南凤池口”。即此。
即雒马五盐井。在今云南洱源县西,与云龙县接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“五盐井提举司,洪武十六年置,万历四十二年废。”
在今甘肃徽县北四十里,接成县界。唐杜甫有 《积草岭》 诗。
清康熙二十四年 (1685) 置,即今黑龙江省讷河市西南拉哈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黑龙江》“布克依站” 条下: “安年站又八十五里至拉哈站。”
清雍正十三年(1735)置,为宜昌府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。1912年改为宜昌县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,治今湖北省宜昌市。为宜昌府治。1912年裁府留县,并改以原府名宜昌为县名。
在今湖南澧县东一里澧江中。暑夜无蚊,人以为仙尝眠此。明曹学佺《名胜志》:“唐李群玉读书之所。”
20世纪30年代伪满改绥楞县置,属北安省。治所即今黑龙江省绥棱县。绥棱系满语 “马蜂”之意。1945年属黑龙江省。在黑龙江省中西部。属绥化市。面积4238平方千米。人口32.6万。辖3镇、11乡。县人
在今贵州黔西县西北,与大方县分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3附水西宣慰司:比喇大箐“崇岩茂林,四面深阻,中平广,容数万人,夷酋奥地也”。清爱必达《黔南识略》卷25黔西州:比喇箐“在城西北三十里,四面深阻,平
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附近。隋大业十二年 (611) 曾移临真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