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高山

高山

①在今山东枣庄市北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3兖州府: 高山 “在滕县东六十里。上有赵盾祠遗址”。

②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八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③在今湖南东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东安县: 高山在“县 (治今紫溪市镇) 西一里。上有幽岩深邃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 高山 “五峰突出,石上有宋刻尚存。有幽岩,自外达内,凡九门,门隔一洞,极深远”。

④一名负戴山。在今四川盐亭县西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1盐亭县: 负戴山,“ 《寰宇记》: 负戴山一名高山,有龙拿虎踞之胜,下瞰梓潼水”。唐杜甫《行次盐亭县》 诗云: “马首见盐亭,高山拥县青。”今为高山公园。

⑤在今陕西洛川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鄜州》: 高山 “在洛川县北九十里。一名大乘山。有五峰并峙,亦曰五峰岭”。


古山名。即今四川省盐亭县西高山。唐杜甫《行次盐亭》:“马首见盐亭,高山拥县青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辽南京皇城

    在今北京市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南京析津府载:“大内在西南隅。皇城内有景宗、圣宗御容殿二,东曰宣和,南曰大内。……皇城西门曰显西,设而不开;北曰子北。西城巅有凉殿,东北隅有燕角楼。坊市、廨舍、寺观,盖不

  • 山东东西道宣慰司

    蒙古中统三年(1262)设济南、滨、棣、益都等路宣慰司,治济南路(治今山东济南市)。至元二年(1265)罢。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复置济南道宣慰司,即山东东西道宣慰司,二十四年(1287)移治益都

  • 细利洼

    即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岱山县

    北齐置,属东平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七十里。俗曰安固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改奉高县。六年 (586) 复改岱山县。大业初废入博城县。(1)古县名。北齐置,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。为东平郡治。隋开

  • 西夏陵

    在今宁夏银川市西六十里贺兰山东麓,是西夏历代帝王陵墓。陵区范围南北10公里,东西5公里,帝陵八座,各有陵园。每座陵园都是一个单独的完整建筑群体。陵塔四周有神墙围绕,四角建角楼,陵园内外有门阙、碑亭、献

  • 大街

    即今云南江川县治大街镇。1950年江川县自江城镇迁治于此。集镇名。(1)在浙江省富阳市东部、富春江南岸。渔山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00。旧为富阳四大船埠之一,名渔山埠,俗称渔山街,1949年后改大街。

  • 黄葛峡

    ①指今四川重庆市东北二十里之铜锣峡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径阳关……又东径黄葛峡,山高险,全无人居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 黄葛峡,“ 《旧志》: 涂山足有古黄葛树,下有黄葛渡,即黄葛峡也”

  • 匠门

    春秋时吴都东门。即今江苏苏州城之相门。《吴地记》:“匠门又名干将门……阖闾使干将于此铸剑”,故名。后省称将门,音变而为匠门。现已拆除。

  • 东河桥镇

    北宋置,属梁泉县。在今陕西凤县东北境。

  • 新林县

    东晋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。一说在今忻城县西南红水河南岸。隋废。古县名。东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北、忻城县西南。属郁林郡。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