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风穴寺

风穴寺

在今河南临汝县城东北十八里风穴山中。据《风穴寺志略》载,该寺建于北魏,称香积寺。唐代扩建,并改名为白云寺。俗称风穴寺。明、清两代对寺内建筑有所修补和增建。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,高22米,为单层九级密檐方形砖塔。金代的中佛殿,面阔进深各三间,单檐歇山顶。明代建筑有毗卢殿和钟楼,钟楼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(1125)铸造的大铁钟一口。寺外有塔林两处,共有元、明、清各代和尚墓塔七十三座。风穴寺及塔林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河南省汝州市区东北9千米的风穴山中。周围群山环抱,松柏苍郁,风景秀丽,辟有国家森林公园。原名香积寺,始建于北魏,隋代改名千峰寺,唐代扩建为白云寺,俗称风穴寺。明、清两代均有修葺和增建。现存最早建筑是唐开元时建造的七祖塔,高22米,为九层密檐方形砖塔。塔刹由覆钵、相轮、宝盖及火焰组成。金代的中佛殿,面阔3间,单檐歇山顶。明代建筑有毗卢殿和钟楼。钟楼内悬挂有北宋宣和七年(1125年)铸造的大铁钟一口。寺院周围有元、明、清各代的和尚墓塔83座,是省内第二处较大的塔林。风穴寺及塔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风 穴 寺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圭峰山

    亦名桂山、玉台山。在今广东新会市北。清康熙《新会县志》卷5:圭峰山,“邑之镇山。一名玉台山。在城北三里。西连绿护,嵯峨插天,南望厓门,汪洋浩淼,为一邑壮观”。古称桂山,又称玉台山。广东省新会市区北面诸

  • 马骡港

    即今江苏淮安市东北苏咀镇马逻村。《明史·徐达传》:“会(常)遇春攻淮安,破吴军马骡港,守将梅思祖以城降。”

  • 要水

   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要水 “在县东北,亦曰清水,源出古北口外,自大、小黄崖口流入境,至县西北又东入于潮河。汉要阳县以此名”。

  • 翁公山

    又名神山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蜈蚣坝两侧及北面的山岭。吴公、蜈蚣皆蒙古语翁衮之音转。意为 “神”。《清一统志·归化城六厅》: 翁公山“在归化城北三十五里。有元时建甸城废址。按此即阴山也。西自河套之北

  • 旬河

    旧称洵河,又称涧河。《水经注·沔水》:“旬水东南注汉,谓之旬口。”汉水上游支流。在陕西省南部。源出宁陕县北、秦岭南麓纱罗幛。南流经镇安县,到旬阳县两河关纳乾佑河,在旬阳县城入汉水。长219千米,流域面

  • 中江场

    在今四川中江县。产井盐。民国设场知事。后废。

  • 巴达克山

    亦作拔达克山。本元代之巴达哈伤、明代之巴答黑商。在今阿富汗东北境巴达赫尚一带。《清史稿·兆惠传》:乾隆二十四年(1759),清军讨伐大小和卓木,“富德师复进,追及霍集占,战于阿勒楚尔,再战于伊西洱库尔

  • 新埠

    亦名布路槟榔或槟榔士。即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西岸之槟榔屿。178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侵占其地后,开辟商埠,故当时称为新埠。为马六甲海峡北端的主要港口。清谢清高 《海录》 有专条记述。村名。在海南省海口市美

  • 美坪峒

   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五十里。旧为桑植安抚司驻地。《清一统志· 永顺府》: 美坪峒 “旧桑植安抚司,领美坪、朝南、那步、人士、黄河、鱼龙、夹石、苦南、杆坪、蚕寮、金藏、拓山、烂洞、黄家、板山、龙潭、书洛等

  • 委粟津

   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黄河津渡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七年 (430),“魏安颉自委粟津济河,攻金墉”。在今河南省范县东古黄河上。北魏神䴥三年(430年),魏伐宋,魏将安颉自委粟津济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