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张镇
一名韩张堡。北宋置,属朝城县。即今河南南乐县东二十四里韩张镇。
在河南省南乐县东部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韩张,人口4830。春秋时称朝城。唐开元年间置朝城县,治此。传辽代南京(今北京)留守韩昌葬此,故改名韩昌;后演称韩张。金称韩家镇,清光绪时称韩张堡,民国名韩张镇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甘薯、大豆等。有机械、修配、面粉等厂。安济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韩昌坟遗址、五代梁将王彦章壁垒遗址等。
一名韩张堡。北宋置,属朝城县。即今河南南乐县东二十四里韩张镇。
在河南省南乐县东部。面积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韩张,人口4830。春秋时称朝城。唐开元年间置朝城县,治此。传辽代南京(今北京)留守韩昌葬此,故改名韩昌;后演称韩张。金称韩家镇,清光绪时称韩张堡,民国名韩张镇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5年置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甘薯、大豆等。有机械、修配、面粉等厂。安济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韩昌坟遗址、五代梁将王彦章壁垒遗址等。
在今四川黑水县东北麦扎乡(色湾)。清雍正四年(1726)置麦杂蛇湾寨土千户。
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南碧流河。《金史·合住传》: “合住,曷速馆苾里海水人也……子余里也与胡十门同时归朝……授苾里海水世袭猛安。”
在今广西贵港市西北北山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贵县图:西北有北山墟。
即今湖南宜章县西南黄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宜章县 “白沙镇” 条下: “又县西南九十里为黄沙堡,俱洪武二十七年置。”
北宋置,属定边军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铁边城镇北二十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通化堡 “东至逋祖岭平界约三十里,西至绥远砦二十里,南至定边军二十里”。
北宋置,属桐城县。即今安徽桐城县北四十里大关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殷邑名。一作沬。即今河南淇县。《尚书·酒诰》: “王若曰,‘明大命于妹邦’。” 郑注: “纣之所都处也。” 殷自武乙以后皆都于此。西周初纣王子武庚及卫国亦相继都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沫。在今河南省淇县。殷自
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桂平县:牛渚水在“府东北九十里。自藤峡分流,为瑶贼出没处。……流入浔江”。
隋开皇十三年 (593) 改多业县置,属普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乐至县东北三十五里龙门场。大业初属资阳郡。唐武德初属普州。天宝初属安岳郡,乾元初复属普州。北宋乾德五年 (967) 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三年(
元改武笼羁縻州置,属来安路。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东。明废为武隆土巡司。元改武笼州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东、田阳县西北。属右江道。明初废为武隆土巡检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