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阳春县

阳春县

南朝梁置,为阳春郡治。治所即今广东阳春市。隋属高凉郡。唐武德四年(621)为春州治,天宝初为南陵郡治,乾元初复为春州治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属南恩州。明洪武元年(1368)属新州,次年属肇庆府。清光绪三十二年(1906)改属阳江州。民国初属广东高雷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94年改设阳春市。


古旧县名。南朝梁置,治今广东省阳春市春城镇。属阳春郡。隋属高凉郡。唐为春州治。宋属南恩州。明、清属肇庆府。1959年与阳江县合并,改设两阳县。1961年恢复阳春县。1994年撤销,改设阳春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宁家陂

    在今江西浮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浮梁县:宁家陂“其水北注于昌江,名小坑港。相传梁末所凿,其旁壤地二千亩有奇。环山背水,道东有豪猪岭。其水北注成港,筑陂分水,西凿岭麓,引为石渠,以资灌溉,所谓宁家陂

  • 崇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涉县东南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8彰德府: 崇山,“金升涉县为崇州,以此山名。山头青翠,形如螺髻,又名青头山”。②在今山西襄汾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襄陵县: 崇山 “一名卧龙山。顶

  • 弘觉寺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城南三十里牛首山双峰之间。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,名佛窟寺。唐初,法融和尚在此谈禅,后创立牛头宗。五代南唐后主改称宏觉寺。

  • 池野河

    即今新疆和静、焉耆、博湖等县境之海都河。顾炎武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卷117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“叉力失城南有池野河。”

  • 河西走廊

    一称甘肃走廊。指今甘肃西北部,祁连山以北、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、乌鞘岭以西地区。因地势较低,形状狭长,又在黄河之西而得名。东西长约1000公里,南北宽约100—200公里。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。多沙碛

  • 孟祐

    在今云南云县。明景泰 《云南志》 卷6大侯州: “蛮名孟祐。”

  • 十八盘岭

   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天府:十八盘岭“在府西北八十里,其山萦曲十有八折”。故名。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十八盘岭“为云中要路。高峻插天,不能直上,盘延曲折而过

  • 阿尔古厅

    亦作阿尔古州。治所即今四川金川县。

  • 蓝口聚

   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西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南郡编县: “有蓝口聚。” 同书 《王常传》: 常“与成丹、张印别入南郡蓝口,号下江兵”。南朝宋元嘉六年 (429) 置莲勺县于此。在今湖北省钟祥市西北。东汉

  • 王家集

    ①即今河北阜城县东北五十里王集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东安县图:西北有王家集。②即今江苏泗阳县东北王集镇。为通沭阳县孔道。清乾隆《淮安府志》卷5:桃源县有王家集。③即今湖北宜城市北二十四里王集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