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阜城县

阜城县

①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古城镇。东汉废。西晋复置,仍属勃海郡。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移治今阜城县。隋属信都郡。唐属冀州,天祐二年 (905) 改名汉阜县。五代汉复名阜城县。北宋属永静军,嘉祐八年 (1063)废为镇,熙宁十年 (1077) 复置。金属景州。明属河间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②东汉永平初改昌成侯国置,属安平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五十里。西晋废。

③南朝宋侨置,属河间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境。北齐废。


(1)古县名。东汉永平初改昌城侯国置,治今河北省冀州市西北。属安平国。西晋省入信都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东南部。属衡水市。面积697平方千米。人口32.5万。辖5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阜城镇。西汉置阜城县,治今县东古城镇,属渤海郡。取《尚书》“阜成兆民”之义定名“阜成”,后改阜城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徙治今址,属长乐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年)属冀州,大业初属信都郡。唐天祐二年(905年)朱全忠避父讳,改名汉阜县。五代唐复改阜城县,属冀州。北宋嘉廞八年(1063年)阜城县省入东光县,寻复置,属永静军。金、元属景州。明、清属河间府。1913年属直隶省渤海道,次年属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40年改阜东县,1949年复名阜城县,属衡水专区。1952年属沧县专区。1958年并入交河县,1962年复设阜城县,属衡水专区(1968年改地区)。1996年划归衡水市。地处河北平原中东部,为古黄河冲积平原。卫运河、清凉江、江江河流经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,盛产鸭梨。为省粮食、棉花、鸭梨生产基地县。有机械、毛纺、印刷、针织、油棉等厂。京沪铁路沿东境通过,武码公路贯境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通许县

    金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咸平县置,属开封府。治所即今河南通许县。元属汴梁路。明属开封府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东部。属开封市。面积767平方千米。人口59万。辖6镇

  • 西望山

    在今贵州息烽县西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西望山“盘亘百余里,与开州(今开阳县)南望山对峙。山巅有凤凰池,阔可里许。前有三峰,曰翠屏、目游、莫若,皆壁立万仞,苍松虬结;而目游更奇峭,有石笋数株,高插

  • 东平阳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新泰市。因河东有平阳,故此加东。东汉省。②北魏改阳平郡置,治所在平陆城(今山东汶上县北)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新泰市。因河东郡有平阳县,故此称东平阳县。属

  • 亦鲁河卫

    又作伊鲁河卫。明正统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南伊鲁河流域。后废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2:“伊鲁河卫,正统后置,旧讹亦鲁。”

  • 龙角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浮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浮山县:龙角山在“县南三十五里。两峰对峙,旧名羊角山,唐武德中改今名。其东南峰有珍珠洞,又有华池,山之南麓跨翼城县界”。②在今湖北大冶市南,与阳新县交界处。《舆地

  • 南广河

    古名符黑水、黑水。在今四川宜宾市高县、珙县境,为长江支流。《元和志》 卷31: 开边县有 “南广水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3叙州: 南广水,“ 《图经》 云: 由均州河西罗计,三支混四江而为一,由怀远

  • 容江

    ①亦名绣江。即今广西浔江支流北流江。《元一统志》: “绣江亦名容江。在普宁县。其源自北流县峨石乡思贺山出,经北流,入于普宁县界,与会龙水合。胜七十石舟,东会于郡,又东过藤、梧,至番禺,入于海。”②在今

  • 嗢昆水

    一作頞根河。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。5至9世纪时为柔然、高车、回纥部族的活动中心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回鹘衙帐,东有平野,西据乌德鞬山,南依嗢昆水,北六七百里至仙娥河。” 突厥碑文作Orkhon。

  • 蛇花口

    在今云南开远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阿迷州: 蛇花口 “在州北。为州境之险”。

  • 湘东苑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内。《渚宫旧事补遗》: “湘东王绎于子城中造湘东苑。穿池构山,长数百丈,植莲浦中,缘岸杂以奇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