郫水
即郫江。今四川金堂县和简阳市之间的沱江河段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永宁元年 (301) 十一月,罗尚因频为李特所败,“乃阻长围,缘郫水作营,连延七百里,与特相距”。
古水名。又称郫江。即今四川省金堂县与简阳市之间的沱江河段。西晋永宁元年(301年),罗尚沿郫水作营,与李特相拒。
即郫江。今四川金堂县和简阳市之间的沱江河段。《资治通鉴》: 西晋永宁元年 (301) 十一月,罗尚因频为李特所败,“乃阻长围,缘郫水作营,连延七百里,与特相距”。
古水名。又称郫江。即今四川省金堂县与简阳市之间的沱江河段。西晋永宁元年(301年),罗尚沿郫水作营,与李特相拒。
十六国后赵建武十年 (344) 置,治所在鹑觚县 (今甘肃灵台县东北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灵台县地。西魏大统中移治今灵台县。北周废。北魏时置,治鹑觚县(今甘肃泾川县东南)。属泾州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泾川、灵台
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2海州:龙沮城在“州西六十里。《城冢记》:楚将龙沮所筑也。……今为龙沮镇”。
东魏武定六年 (548) 改宁陵县置,属下蔡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南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今江苏省仪征市东南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①在今湖南邵阳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宝庆府邵阳县: “洛阳山在府东北五里。澬、邵二水合流其下。有石室,深邃莫测,以汉洛阳侯重得名。”②在今云南安宁市东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4安宁州: 洛阳山
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北饶风关北。《宋史·吴玠传》: 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,玠与金人大战饶风关,“会玠小校有得罪奔金者,导以祖溪间路,出关背,乘高以阚饶风。诸军不支,遂溃,玠退保西县”。《方舆纪要》
北宋元祐二年 (1087) 改渠阳县为军,治所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。次年废为砦。
今蒙古国西南拜德拉格河注入之本察干湖。《魏书·蠕蠕传》:北魏太平真君十年(449)伐吐贺真,“高凉王那出东道,略阳王羯儿出中道,与诸军期会于地弗池”。
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岳各庄乡西北上方山,位于兜率寺西八里。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5上房山:“毗卢顶之右有陡泉望海峰,左有大小摘星峰,极高。峰后有云水洞,奇邃殊甚。”为上方山著名的风景区之一, 由一纵深
亦称挍亭。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。《汉书·王子侯表》: 元鼎元年 (前116),封城阳顷王子云为挍侯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