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郫县

郫县

秦于周慎王五年 (前316) 灭蜀国后在郫邑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郫县北一里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周��王四年 (前311), 张仪张若建“郫城,周回七里,高六丈……造作下仓,上皆有屋,而置观楼射兰”。西晋太安二年 (303) 李氏成汉建都于此。南朝宋移治今郫县。唐武德元年 (618)属益州。至德二年 (757) 属成都府。元属成都路。明属成都府。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中部。属成都市。面积436.9平方千米。人口48.3万。辖13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郫筒镇。秦置郫县,属蜀郡。以蜀王杜宇名蒲卑,都于此,或谓以郫江(今柏条河)经县境而名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于今县西北唐昌镇置唐昌县,属彭州。北宋开宝四年(971年)改唐昌为永昌。崇宁元年(1102年)改永昌为崇宁。元郫县属成都路。明、清两县同属成都府。1913年属川西道,1914年属西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西行署区温江专区,1952年隶四川省温江专区。1958年崇宁县省入郫县。1968年属温江地区,1983年改属成都市。地处成都平原中部。属都江堰自流灌区,柏条、蒲阳、走马、江安四河经整修后成为渠道网主干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豆类、辣椒为主。为省商品粮基地县之一。瘦肉型猪、蜂蜜及中药材川芎著称。特产“郫县豆瓣”,为川菜重要辅料。有化肥、农机、光学仪器、水泥、造纸、工艺美术等业。213国道斜贯县境中部。名胜古迹有望丛祠、杜鹃城遗址、子云亭及杨雄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栗邑县

    西汉置,属左冯翊。治所在今陕西白水县西北二十八里。三国魏属冯翊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 废。

  • 桃园洞

   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盘山挂月峰下。清道光 《蓟州志》 卷2: “桃园洞在将军石畔,深丈余。”

  • 捏工川

    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南。一说在贵德县南。《明史·西域传·西番诸卫》: 万历十六年 (1588),“火落赤移驻捏工川,逼近西宁,日蚕食番族”。

  • 公安县

    三国蜀汉置,属南郡。治所在油口(今湖北公安县)。《寰宇记》卷146公安县:“《荆州记》云:先主败于襄阳,奔荆州。吴大帝推先主为左将军荆州牧,镇油口,即居此城。时号先主为公,故名其城为公安。”西晋太康元

  • 思立砦

    北宋置,属龙水县 (后改宜山县,在今广西宜州市西北)。熙宁八年 (1075) 并入龙水县。

  • 重华场

    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 (重华堰)。魏源 《圣武记》 卷9: 清嘉庆五年 (1800),白莲教义军驻此,清将德楞泰进攻 “重华堰”。即此。

  • 焦园

   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北焦园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3: 咸丰七年 (1857) 九月,“自马市坪分窜,其小股百余至焦园、角村”。

  • 祝沟

    即今山东平度市东北五十八里两目乡驻地祝沟。清道光 《平度县志》 卷9有祝沟。

  • 营盘

    即今陕西柞水县西北营盘镇。清光绪 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 孝义厅 (今柞水县) 西北有营盘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东部、金沙江东侧。大具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820。纳西语称打鼓之,意为“大具

  • 小红沟

    在今甘肃靖远县东。清宣统《甘肃新通志》卷3兰州府靖远县图:东北有小红沟,产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