郎仁县
唐置,属羁縻浪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。后废。
唐置,属羁縻浪川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。后废。
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南浔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苍梧县: 武灶渡 “在武西递运所前桂江之侧”。
东苕溪支流。一名前溪。在今浙江德清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94武康县:余英溪“在县(治今武康镇)西十二里。《山墟名》曰:每春夹岸花开,通夏不歇”。故名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余英溪“源出铜官山,东南流,
北宋置,属龙游县。即今浙江龙游县东三十里湖镇。古镇名。即今浙江省龙游县东湖镇。北宋置,属龙游县。明、清称湖镇,置有巡检司。
①南朝梁普通六年 (525) 置,属北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南八庙场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改为盘道县。②北周天和五年 (570) 置,为集州、平桑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南江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140集
①在今山西浮山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浮山县:龙角山在“县南三十五里。两峰对峙,旧名羊角山,唐武德中改今名。其东南峰有珍珠洞,又有华池,山之南麓跨翼城县界”。②在今湖北大冶市南,与阳新县交界处。《舆地
在今贵州贵阳市南十里。流入南明河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龙洞河,“明天启初,安邦彦攻会城,巡抚王三善赴救,邦彦退屯于此”。
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四里张楼村。《左传·昭公五年》:晋韩宣子如楚送女,郑人“劳诸索氏”。杜注:“河南成皋县东有大索城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(452),“鲁爽与魏豫州刺史拓拔仆兰战于大索,破之
即棐林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文公十三年 (前614),“郑伯会公于棐”。《公羊传》 作斐。即“棐林”。
明置,即今浙江武义县东北茭道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武义县: “有茭道市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93武义县: 茭道市在 “县东北三十里。旧置道山驿于此,洪武十四年改曰茭道驿”。即今浙江省武义县东北上茭道。
在今河南宁陵县西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宁陵县:甘露岭“隋开皇十三年驾幸于岱,至此甘露降,因以名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