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木儿
在今新疆霍城县西。元刘郁《西使记》:阿里麻里城“又南有赤木儿城,居民多并、汾人”。
在今新疆霍城县西。元刘郁《西使记》:阿里麻里城“又南有赤木儿城,居民多并、汾人”。
①战国楚地。在今湖北荆沙市东南。战国楚屈原 《九章·哀郢》: “过夏首而西浮兮,顾龙门而不见。” 《水经·夏水注》: “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,是夏水之首,江之沱也。”②南朝时,亦称夏口 (今汉水入江之
①北宋置,属铜陵县。即今安徽铜陵县西南二十里大通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②北宋置,属新建县。在今江西新建县西。元改名乌山铺。③北宋置,属南海县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珠江南岸。(1)古镇名。(1)在今江西省
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虎门镇。清同治《广东图说》卷4东莞县:“三司额外外委一员,分防广济墟汛。”清末置虎门厅于此。
在今云南大理市 (下关) 南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: 清风桥 “跨海尾,长十五丈。一名黑龙桥。郡境桥梁,此为第一”。
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东巴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168引 《十道记》: “集州以东北有集水,因以为名。” 北周天和五年 (570) 移治难江县 (今四川南江县)。辖境相当
在今天津市东北。三国曹操为沟通潞河和泃河而凿。渠因在泉州县而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太祖纪》: “从泃河口凿入潞河,名泉州渠。” 《水经·淇水》: “笥沟东南至泉州县与清河合,自下为泒河尾也,又东泉州渠。
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 宜路山 “高七十余仞,周四十余里。平冈坡陀,路经其上。其相近有小温峰,高三百余仞,周三十余里,峥嵘接天,下有小温村”。
①即今香港九龙半岛北大埔镇。清于此设大埔头汛,有把总驻守。②亦作大铺墟。即今广西柳城县治大埔镇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:柳城县西北路“由大铺墟……龙袍堂至罗城县界九十里”。1950年柳城县移治于此。
在今山东蓬莱市东南七十里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牟平县有“九目山”。《寰宇记》卷20蓬莱县:“晏谟《齐记》云:‘山有九窍, 因名九目。’”
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南六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 “麈岭” 条下: “又北二十里为枫树岭,与独蛇、伏岭、分水、丛山四关,皆茂密险隘之地。明嘉靖中建哨台于其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