贝山
在今浙江富阳市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:贝山“高三百丈,广七十八里。顶有湖,流为步溪,南入浙江。山之西麓属新城县界”。
在今浙江富阳市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:贝山“高三百丈,广七十八里。顶有湖,流为步溪,南入浙江。山之西麓属新城县界”。
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28蒲城县: 南白水县 “以在白水之南为名”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为蒲城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置,治
1944年5月由沂水、蒙阴二县析置,治南麻(今山东沂源县)。据《山东省行政区划资料汇集》:“因系沂水之发源地,故名沂源。”在山东省中部。属淄博市。面积 1635.66 平方千米。人口55.4万。辖6镇
①即万世郡。治所在万世县(今四川开县东北大进镇)。《寰宇记》卷137开州万岁县:“后周天和元年分巴东郡置万安郡,改巴渠为万岁(世)县,取县北有万岁谷为名。”②西魏恭帝元年(554)置,属潼州。治所在万
①北宋置,属清江县。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。②北宋熙宁五年(1072)降永泰县置,属盐亭县。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。十年(1077)改置永泰尉司。在江西省樟树市南部、赣江东岸。面积27.6平方
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北二十里下兑村东侧。杜文秀(1823—1872)字云焕, 号百香,云南永昌(治今保山)金鸡村人。回族。清咸丰六年(1856)在蒙化(今巍山)率回民并联合汉、白、彝等族人民起义,建立政权
明万历三十五年 (1607) 改凯里安抚司置,属黄平州。治所即今贵州凯里市。清康熙四十二年 (1703) 废。据1986年版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》 称: “凯里” 为苗语音译,意为 “开田”。
又称青济铁路。清光绪二十五至三十年(1899—1904) 由德国修筑,自今山东青岛至济南。全长394公里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日本占据,后收归国有。在山东省境内。东起胶州湾畔的青岛市,经潍坊、淄博至
在今甘肃西和县东南石峡乡。《魏书·李嵩传》: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,李崇讨杨灵珍,“从他路夜袭龙门,破之”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“龙门水又南径龙门戍东,又东南入洛溪水。”(1)在今甘肃省西和县东南。北
即今四川射洪县南柳树镇。清光绪 《射洪县志》 卷2: 柳树镇在 “县南八十里”。(1)在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东南部。面积130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柳,人口2万。清初有人迁入时,因家东部
即今四川内江市西南凌家镇,接自贡市界。道光 《内江县志要》 卷1: 凌家场在 “西南六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