蓝津关
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太平县: 蓝津关 “在县东北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太平厅》: 蓝津关 “在厅东三十里。旧名滩津关。四山环阻,中通鸟道,为要害地”。
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9太平县: 蓝津关 “在县东北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太平厅》: 蓝津关 “在厅东三十里。旧名滩津关。四山环阻,中通鸟道,为要害地”。
古山名。又称卑犹山、万安山。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阳山。《吴越春秋》:越王葬吴王于秦余杭山。即此。
西汉置,属代郡,为中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土城子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㶟水注》:于延水“东南流径且如县故城南。应劭曰:当城西北四十里有且如城,故县也”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内蒙古
①在今广东顺德市北林头村。清咸丰 《顺德县志》 卷5: 津渡有 “林头”。②亦作槛头墟。即今广东电白县北林头镇。清道光 《电白县志》 卷8: 槛头墟 “在县 (治今电城镇)西七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烟峰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马湖府屏山县 “新乡镇” 条内: “又于烟草峰设守备司,以资弹压。”
清光绪二十五年 (1899) 置,属黑龙江将军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海伦县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海伦、青冈、拜泉等县地。三十一年 (1905)裁。
明洪武十六年(1383)改独山州长官司置,属都匀卫。治所即今贵州独山县。弘治七年(1494)升为独山州。
①在今河北大名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李密从杨玄感被执,“行至魏郡石梁驿,饮防守者皆醉,穿墙而逸”。②在今河南安阳市附近。《资治通鉴》:隋大业九年(613),杨玄感既败,李密被锁送
即今吉林双辽县。旧属昌图县。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于此置辽源州。1913年改辽源县。1940年改设双辽县。区片名。在吉林省双辽市西南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76平方千米。人口8.7万。原属哲里
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北。明正德《琼台志》卷5:石港“在县(治今老城镇)西二十里封平都,源合西峰、沙地、南滚、硝阳四水,会潮成港,港口两岸皆石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一》:石港
一名大蒲石河。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之蒲石河。为鸭绿江支流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鸭绿江 “右受小蒲石、永甸、长甸、大蒲石、安平诸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