舜源水
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宁远县: 舜源水 “出九疑山中舜源峰,流至县东,西折而北,至道州城外,与沲水、潇水合,流至零陵入于湘”。
在今湖南宁远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宁远县: 舜源水 “出九疑山中舜源峰,流至县东,西折而北,至道州城外,与沲水、潇水合,流至零陵入于湘”。
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佛昙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浦县“埔尾堡”条:“县东五十余里有佛潭桥堡,砌石为之,雉堞雄壮。后渐废。”
亦作牱里县。 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 属羁縻奉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。后废。
又作七溪溪处部。宋大理置,属秀山郡。在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三十三里石头寨。元属和泥路。明改溪处甸长官司。
亦称宁省铁路。在今江苏南京市内。清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(1907—1909)筑成从下关经鼓楼至万寿宫段,长11.9公里。1928年改称京市铁路。1935年延展至中华门,全长14.4公里。1958年被
即今甘肃镇原县北孟坝镇。1940—1949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曾在此置镇宁县。
在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长甸河口村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宽甸县:“长甸河口在县城南一百里。”
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利调县 (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治西北甘露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南部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①即大石口。在今山西应县东南三十里大石口村。《宋史·张耆传》:“使自云、应、蔚至者由大石谷入, 自朔至者由土墱入。”②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元和四年(809),“丰州奏吐蕃万余骑至大石谷
①三国吴分溧阳县置,属丹阳郡。治所在今江苏溧阳市南十五里古县村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为永世县。②西晋改觻得县置,为张掖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。十六国北凉曾建都于此。隋开皇十七年(597
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海县西勐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