纶
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。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伍员曰,少康逃奔有虞,“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,而邑诸纶”。杜注:“纶,虞邑。”《元和志》卷7宋州虞城县:“故纶城,县东南三十五里。”当在今虞城县利民镇东南三十五里。
在今河南虞城县东北。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伍员曰,少康逃奔有虞,“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,而邑诸纶”。杜注:“纶,虞邑。”《元和志》卷7宋州虞城县:“故纶城,县东南三十五里。”当在今虞城县利民镇东南三十五里。
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红星乡南俄真。清雍正元年 (1723) 置物藏寨土百户。
①西晋泰始中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新泰市。清乾隆 《泰安府志》 卷2: 新泰县“西瞻泰岱,北枕新甫,县之命名以此”。惠帝改属东安郡。北魏属东泰山郡。隋属琅邪郡。唐属沂州。金属泰安州。蒙古至元二年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升东宁府置,属辽阳行省。治所在平壤(今朝鲜平壤市)。辖境相当今朝鲜黄海北道以北及辽宁鸭绿江流域。后废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以东宁府改名,治平壤(今朝鲜平壤市)。二十七年寄
①战国燕置,治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大凌河以东、开原市以南,朝鲜清川江下游以北地区。西晋改为辽东国。后复为郡。十六国后燕时地入高句丽。北燕侨治辽东郡于今辽宁西部。北魏废。②隋大业
1944年8月鄂豫皖抗日根据地由宜城县改名,属湖北省。治所即今湖北宜城市。为纪念抗日爱国高级将领张自忠而命名。1940年张自忠阻击侵华日军,于县东北新街乡南瓜店壮烈捐躯。1949年2月复名宜城县。旧县
1912年改清水河直隶厅置,属山西省。治所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绥远道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、黄河东岸,邻接山西省。属呼和浩特市。
在今浙江常山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常山县: 招贤溪 “在县东三十里,东流三十里入金川,与西安县境相接”。
唐渤海国置,为神州治。治所在朝鲜慈城郡北鸭绿江南岸土城里; 一说在今吉林临江市。后废。古县名。渤海国置,治今吉林省临江市西南葫芦套村对岸长城里。为神州、西京鸭渌府治。辽改为弘闻县。
亦作乌拉江。即今吉、黑两省境之松花江。《元朝秘史· 征伐金国》: 成吉思汗 “命合撒儿领右手军沿海自大宁经过女真,若便归附,即缘彼中边郡,经浯剌、纳语二江泝讨浯儿河回营”。
在今山西汾阳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汾州府:万户山“延袤二十里,高八十丈,平坦可居万户, 因名”。古山名。在今山西省汾阳市西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其巅平坦,可居万户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