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口溪
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北索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九溪卫: 索口溪 “在卫治南。《志》 云: 卫东北有喝堡溪、斗溪、王富溪,卫东有龙馆溪、书院溪、大富溪、大河溪,卫南又有下阑溪,合索口溪为九溪。今索口已堙”。
即今湖南慈利县西北索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九溪卫: 索口溪 “在卫治南。《志》 云: 卫东北有喝堡溪、斗溪、王富溪,卫东有龙馆溪、书院溪、大富溪、大河溪,卫南又有下阑溪,合索口溪为九溪。今索口已堙”。
在今江苏太仓市十八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: 奣子桥 “元至元十六年,方国珍犯太仓,张士诚将吕珍守奣子桥,筑营浚濠。有叛者自古塘率寇西下,出珍不意,珍力战得免。今亦曰奣子铺”。
即今四川兴文县西北之兴文河,为长宁河上源之一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兴文县:“水车河一名三渡河,源出故建武城山谷中, 至县东北, 又西流,经梅岭堡入长宁县,注淯溪。”
①一名练溪。在今安徽歙县城西。《江南通志·山川五·徽州府》: 练江 “环绕郡城,扬之、布射、富资、丰乐四水分派合流,直泻如练,而抵于城南,是名西溪,一名徽溪。其水注于渔梁,抵歙浦而合于新安江”。②在今
又名军帐山。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四十里太湖滨嶂山。明洪武《无锡县志》卷2:军将山,“南唐时,尝屯军此山,以御吴越之兵,故以军将名其山”。
明万历二年 (1574) 建,即今青海同仁县北保安乡。清改为保安营。1931年于此置同仁县。后同仁县迁治隆务镇。
①战国秦昭襄王三十五年 (前272) 置,治所在宛县 (今河南南阳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21:“以在中国之南,而有阳地,故曰南阳。” 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南桐柏县以西,湖北丹江口市以东,河南鲁山县以南,河南
①亦作析阳郡。北魏置,属析州 (淅州)。治所在西析阳县 (今河南西峡县)。北周改西析阳县为中乡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西峡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②隋大业初改淅州置,治所在南乡县 (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水库内)。辖
即今河南民权县西北八里老城村。旧属睢县。1928年置民权县于此。1948年县徙治田庄(今城关镇)。后俗称老县城,简称老城。
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河州卫。治所在今甘肃岷县。十一年 (1378) 升为岷州卫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驻今甘肃省岷县。属河州卫。十一年升为卫。
在今陕西千阳县东南。《寰宇记》卷32:“秦王马迹泉在节义乡。”久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