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成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竹山县

竹山县

西魏改安城县置,为罗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竹山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1竹山县:“因黄竹岭以为名。”隋属房陵郡。唐属房州。南宋末移治今县南。元初还旧治。明洪武十年(1377)废。十三年(1380)复置,属襄阳府。成化十二年(1476)改属郧阳府。民国初属湖北襄阳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西北部,西北邻陕西省,南邻重庆市。属十堰市。面积 3890 平方千米。人口44.7万。辖9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战国秦置上庸县(治今县西南),属汉中郡。南朝梁析上庸置安城县。西魏改安城为竹山县(治今址),以县境黄竹山得名,为罗州治。《元和郡县志》房州竹山县:“因黄竹岭以为名也。”并载:“黄竹山,在县北一百里。山上竹色皆黄,因以为名也。”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为房州治,大业初废州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置。宋、元属房州。明成化十二年(1476年)属郧阳府。1914年属襄阳道,1949年属陕西省两郧专区。1950年属湖北省郧阳专区。1952年属襄阳专区。1965年属郧阳专区。1970年属郧阳地区。1994年属十堰市。地处鄂西北山地,北部属武当山;南部属大巴山,海拔多在 1500 米以上,仅中部河谷有狭小坪坝。堵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中部,主要支流为深河、霍河、苦桃河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主产玉米、稻、薯类、油料。有油桐、油茶、生漆等经济林和五倍子、黄连、天麻等药材。矿产有石煤、铁、硫黄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轻稀土,多绿松石。有建材、农机、木材加工、食品等厂。316国道、白竹、竹洪等公路经此,堵河为南水北调“引水济汉”中线工程的输水通道,长年通航。名胜古迹有文峰塔、施洋烈士旧居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洪州泊里蛮夷长官司

    明洪武初改洪州泊李等洞长官司置,属思州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洪州镇。后废。永乐元年 (1403) 复置,属贵州卫。十三年 (1415) 改属黎平府。清以后废。

  • 北渚亭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城内大明湖上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5载:“《水经注》泺水北为大明湖,西有大明寺,水成净池,池上有亭,即北渚也。”而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4称:“北渚亭在大明湖上,北宋熙宁五年齐郡太守曾巩建。”

  • 倚毫川

    今山西垣曲县东亳清河上源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倚亳川水 “出北山矿谷,东南流注于清”。

  • 葛陂城

    又名葛陵城。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五十里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汝南郡鲖阳侯国注引 《皇览》 曰: “县有葛陂乡,城东北有楚武王冢,民谓之楚王岑。”

  • 吴王城

    ①在今浙江长兴县南古城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2湖州长城县:“吴王阖闾使弟夫㮣居此,筑城狭而长。”隋大业十二年(615)至唐武德七年(624)长城县治此。②在今浙江绍兴市东。宋《嘉泰会稽志

  • 宁新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新宁县置,属苍梧郡。治所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南三十八里大坡镇城村。后废而复置。隋开皇初又废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新宁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东南。属苍梧郡。隋废

  • 赤谿

   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抗传》:凤皇元年(272),“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,遣使降晋。抗闻之,……敕军营更筑严围, 自赤谿至故市,内以围阐,外以御寇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夷陵州:赤谿“在州

  • 白狼水

    ①亦作狼水。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,为大凌河上游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辽西郡临渝:“渝水首受白狼,东入塞外。”《水经·大辽水注》:“辽水右会白狼水。水出右北平白狼县,东南径广成县,北流,西北

  • 钦廉道

    1914年依前廉钦道改置,属广东省。治钦县 (今广西钦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广西十万大山以东钦州地区和北海市及其所属各县。1920年废。清末置,治钦县(今广西钦州市)。属广东省。辖钦县、防城、合浦、灵山四

  • 窟胡郡

    北周置,属石州。治所在窟胡县 (今山西中阳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北周置,治窟胡县(今山西中阳县西北)。属石州,领一县。辖境相当今山西中阳县一带。隋开皇初省。